|
|
麦基尔:拒绝泡沫的华尔街漫步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04:03 第一财经日报
罗敏 陈琳 《福布斯》杂志曾称麦基尔的《漫步华尔街》为过去50年间不超过五六本的“有关投资的真正佳作”之一。在第八版《漫步华尔街》引进中国之际,麦基尔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对中国的投资者阐述了他的理财观 在股市的起起落落与各种炫目的投资理论之间,普通投资者如何杀出一条稳健的致富之路?“投资多样性和资产平衡是最有用的实践理论。”在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时,普林斯顿大学化学银行讲座教授波顿·G.麦基尔言辞恳切地告诫中国投资者。这位介乎学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华尔街漫步者,其作品《漫步华尔街》自1973年出版以来,因海量信息与锐利眼光而长销不衰。《福布斯》曾称这本书为过去50年间不超过五六本的“有关投资的真正佳作”之一,“无疑当属经典之列”。三十年间,随着华尔街金融衍生产品的变化,麦基尔也在不断修订、完善《漫步华尔街》。“我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指导,这种指导也应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日前,2007年最新版、也即第八版《漫步华尔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言语中,身在美国的麦基尔不时透露出他对中国股市的关注。今年年末,他将完成新作《从华尔街到中国长城》。 普通投资者 应秉持多样化投资原则 《第一财经日报》:就你在《漫步华尔街》中的分析,心理层面的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决策和最终收益。要做到理性判断,普通投资者应秉持哪些原则? 麦基尔:原则就是多样化投资,以及取得资产使用的平衡。 我认为,任何投资者都应该初步了解市面上所有的投资产品,然后作出购买决定,并保证各种投资都占有一定的、合适的比例。在购买投资产品的过程中,即使专业金融学者对自己作出选择的对错也常常无法绝对自知。因此,我会把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另一部分资金购买投资产品。存银行和投资的比例,则由不同时刻不同市场走势所决定。当股市上涨的时候,更多人会把原本存在银行里的钱取出来购买股票。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一个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年龄和非投资性收入。不同年龄段应该选择不同投资组合? 麦基尔:年轻人有更多翻本的机会,有更多冒险的资本。而老年人要过上富足的生活,很多人都必须依赖投资回报,他们不能冒险,应该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年轻人有薪水,能够支出一部分薪水在股市投资,这对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老年人就不一样。因此,老年人在股市中投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一财经日报》:你划分了“投资”和“投机”的概念。能否简单谈谈两者在市场中表现之不同?两者维持怎样的比例,可能是市场健康的底线? 麦基尔:这个问题因时而异。你今天买了股票,希望明天就能高抛,这是投机行为。但如果你买了一只股票,打算20年持有,那就是投资。区分投资和投机的因素是投资人期望获得回报的周期。无论股票短时期内涨跌如何,长期来看,投资行为的回报应该比个人投机的平均回报高。 当然,市场中已经有太多投机者。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股市里扮演了赌徒的角色。任何股票市场都多少存在投机者。我个人猜测,中国股市中的投机客比美国股市更多。中国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投资制度,培养更多投资机构。相比之下,美国股市更加规范,拥有更多规范的投资机构。在美国,90%的交易是由机构产生的规范的操作。很明显,中国市场上散户更多。 《第一财经日报》:个人做投资时,投资心理与投机心理保持怎样的比例,是一个较好的比例? 麦基尔:我觉得,如果你是在为自己准备养老资金,那么大部分资金都应用于投资,而不是存入银行。如有额外收入,拿去投机也未尝不可。我并没有说不能赌博。我自己就喜欢去赌场玩,但我不会用我准备养老的钱赌博。拿来投机的钱应该是你能够承受的损失金额。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理论一旦被多数人利用,如“道指狗”、“一月效应”等,就会变得无效。这是否意味着,在股市中,偶然性依然具有主导性力量? 麦基尔:在中国和美国的股市,常常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使得理论失效。如果每个人的投资都很单一,并且大家都认为现在上涨的股价将来还会不断上涨,那么,这些理论当然就没有意义。但如果大家都实行投资多样化,这些理论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 最为重要的是,投资多样性降低了投资风险。尤其在中国股市里,长期投资和分散投资种类仍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最稳健、最明智的选择。 破灭以后,才知道那是一个泡沫 《第一财经日报》:在《漫步华尔街》一书开篇,你讲述了很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金融泡沫。你觉得类似的灾难有可能避免吗?面对这些泡沫,我们会在哪些方面有所预感? 麦基尔:总体而言,我个人的感觉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的感觉十分相似。我想你仅仅知道经济泡沫破灭时的样子。举个美国的例子。美国曾发生过严重的互联网经济泡沫,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泡沫。其实早在1996年,格林斯潘已经感觉到这个行业存在泡沫,还发表了一篇演说,质疑这一市场是否已经到了不理智繁荣的地步。而他所认为的在1996年出现的泡沫,《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罗伯·席勒认为早在1992年就已出现。但我们要到1999年和2000年前半年才看到泡沫真正出现。人们很容易问:为什么人们不能早点看到泡沫?事实上,当人们身处泡沫中时,很少能够自知。 再举一个中国的例子。有人说,中国的A股市场在2006年年底已经处在泡沫中了,因为大盘指数已经上涨了900点。而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到2007年,中国的A股市场依然走势强劲。我们只有在泡沫破灭以后才知道,那是一个泡沫。 《第一财经日报》:政府有无可能通过某些手段抑制股市中的群众性疯狂? 麦基尔:我感觉政府部门的职能是确保银行业务运作正常,人们仍然可以在市场上做投机和投资买卖。如果不这样,会对整个经济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这是对美国政府来说的。 中美两国的经济系统虽然有很多不同,但两国政府都允许投资者购买股票。我认为政府部门可以做一件事情:增加更多合格的国内投资者,让中国人可以更自由地购买国外的金融产品,那样会很有帮助。 《第一财经日报》:某些投资类书籍在宣扬一种靠投资而不是靠实际劳动得到丰厚回报的观念,你作为一个成功投资人,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是否会影响社会的物质生产? 麦基尔:投资是很多人会做的一件事,但它属于人类的金融生活,只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当然有很多人依靠投资轻松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我有一个朋友,在相当年轻的时候依靠良好的投资决策,赚了一笔可观的财富,现在他年纪轻轻就退休了。因为从小热爱艺术,现在他仅仅循着自己的兴趣从事与艺术相关的事情。成功的投资使他有了更大自由度。 由于社会分工问题,很多人一边进行投资,一边在从事他们本身的职业。有了钱可以使自己的事业发展得更快。比如一些厨师在金融市场投资成功后,就用赚来的资金自己开餐馆。并不存在大家都去投资而影响现实财富生产的问题,这只是分工以及个人意愿选择的问题。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