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春:亚洲通胀幽灵苏醒

2007年08月11日 16:08  经济观察报 

  孙明春/文

  自十年前的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这其实掩盖了通胀力量和抑制通胀力量之间日益激化的拉锯战。虽然近期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下跌已经加大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全球增长仍然活跃,亚洲通胀幽灵苏醒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三大反通胀力量

  自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亚洲通胀和通胀预期总体上都处于休眠状态,平均为2.5%。

  我们把此归因于三种强大的抑制通胀的力量:

  首先是激烈的竞争: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低成本经济体的迅速开放,该地区陷入了激烈竞争,这显然抑制了生产商的定价能力。

  其次是生产率的高速增长:大量进行重组的金融和公司部门、不断提高的城镇化率,以及亚洲各国日益专业化于生产链的不同部分,这些都促成了生产率的高速增长,转而控制了单位劳动力成本。

  第三是谨慎的宏观政策:亚洲危机之后,很多亚洲央行都获得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并开始正式设定通胀目标。谨慎的货币政策帮助将通胀预期控制在低水平。

  三大通胀力量

  然而,另一方面,该地区也有三大通胀力量在发挥作用。而且这些力量已经不断强化,如果全球增长保持活跃,其力量可能会继续壮大:

  首先是剩余产能的消失:亚洲危机导致该地区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而IT业的崩溃和2003年SARS疾病的传播使得1999-2000年的复苏成为昙花一现。

  但在过去三年中,亚洲(日本除外)总GDP的增长率超过了8%,这让产出缺口自亚洲危机后在2006年首次转为正值。如果该地区各经济体继续强劲增长(我们预期今年的总增长率将达到8.2%,明年为8.3%),2008年产出缺口可能会提高到4.6%,为24年来的最大值。如果不将中国计算在内,该地区其他各国的产出缺口仍然很大,达到3.7%。

  其次是流动性过剩: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的大量流入正对亚洲货币造成升值压力(要求的升值幅度超过了多数央行愿意接受的范围)。这让有些央行不愿意大幅加息;而多数央行都在外汇市场进行了大规模干预,从而导致某些国家的基础货币快速增长。而且该地区各地(例如深圳、新加坡和孟买)的资产市场看来都有泡沫存在。

  第三是原材料价格高企:油价再次逼近历史最高水平,雷曼兄弟的首席能源经济学家EdMorse预测在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油价将达到75美元/桶左右。如果这个预测正确的话,基数效应(2006年下半年油价曾大幅下跌)可能很快就会让油价对亚洲进口物价通胀产生很大影响。

  食品价格也在快速上涨,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结构性因素(例如对生物燃料的更多需求,发展中国家人民饮食的更加多样化)造成的,这与收入的增长相一致。和石油不同,食品的供应反应空间更大,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货币升值(虽然程度不同)有助于控制进口物价通胀,但鉴于其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亚洲央行会允许货币进一步大幅升值持怀疑态度。如果全球经济增长继续活跃,该地区越来越大的正的产出缺口和快速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可能很快就会开始超过抑制通胀力量。

  我们的实证研究也给出了同样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胀将上扬,特别是在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因此,如果全球增长继续保持活跃态势,亚洲的通胀预期确实面临上行风险。

  (本文作者系雷曼兄弟经济分析师)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西警察酒后枪杀怀孕店主一枪爆头
  • 体育艾弗森正式宣布退役 西甲C罗3球皇马7-3
  • 娱乐比伯被爆床上淫技 巴拿马1夜召10妓
  • 财经传农业部副部长受聘美国公司推广转基因
  • 科技美国男子HTC手机挡住歹徒子弹获救(图)
  • 博客李银河:《小时代》狂赚数亿令人绝望
  • 读书揭秘:皇帝们最无耻的三大性革命
  • 教育逃离或坚守:奋斗的青年求北上广一张床
  • 黄鸣:不喝酒的单子谈不成吗
  • 张庭宾:政府过度投资将引发金融危机
  • 肖磊:中国需要真正的做空者
  • 李罗力: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 叶檀:谈市场化之前先谈信用
  • 陈虎:废除国企官员行政级别的另解读
  • 程国强:日本海外农业战略的经验启示
  • 易鹏:李克强给创业者送礼
  • 江濡山: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词
  • 金岩石:楼市非理性繁荣还将持续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