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丹尼尔-格瑞斯沃德:美中贸易使美国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20:35 《财经》杂志网络版

  丹尼尔·格瑞斯沃德/文

  【网络稿专栏·卡托专栏(Cato Column)】近来,美国国内要求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贸易政策大合唱,由于一个名为“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AAM)的新游说团体的成立,而变得更加响亮了。

  在来自美国钢铁工业、钢铁业工会和其他自由贸易批评者的资金支持下,AAM于今年4月26日成立,旨在推动美国政府对中国及美国其他贸易伙伴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打击。在其漂亮的新网站(www.americanmanufacturing.org)上,该团体抱怨说,中国的汇率和贸易政策“对美国国内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令人奇怪的是,美国制造业企业会在这个时候抱怨。在许多方面,它们的状况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好过。过去十年里,美国工厂的产出量增长了40%。目前,美国化学制品、医药产品、半导体、飞机、复杂医疗器械及其他专业器材的产量正在创造纪录。

  综合来看,2006年美国制造业公司的税后利润超过了4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股东获得了18%的资产回报。初级金属(primary metals)制造商,其中包括倾向于保护主义的钢铁工业,则赚到了240亿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钢铁业目前的繁荣却反过来支持这样一种宣传,说美国制造业状况是多么糟糕!

  当然,美国经济变得更加开放、更有竞争力,这种局面对一些美国制造业企业而言是严峻的。中国和其他低工资国家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例如服装、鞋、体育用品等)上尤其具有竞争力。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从iPod到

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的众多电子消费产品的最终组装平台。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一般替代的是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而不是美国国内的产出。

  AAM和其他批评美中贸易的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制造业现在提供的工作岗位比2000年减少了300万个。但这种工作机会的丧失不是由于产量下降,而是由于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生产率大幅提升。当美国工厂转而生产附加值更高、更为资本密集的商品时,它们就能用更少的工人生产出创纪录的产出。

  虽然一些美国工人的确由于美中贸易失去了他们的工作,但相对于总体就业数量和美国健康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而言,这一数量是相对少的。即便是那些批评者,其所宣称的由于进口中国商品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每年也只有大约15万个。但美国经济每年会有1500万个就业岗位消失,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技术变迁和国内市场竞争。中国进口所导致的美国就业岗位重置量,仅占其总量的1%。

  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企业和其他美国企业对中国的出口却有了爆炸性的增长。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已经从190亿美元上升到55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4%。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领先者包括大豆、棉花和其他农产品;塑料制品、化学制品、木浆和其他工业原料;客用飞机;半导体、电脑配件、工业机器及其他机械。

  跨国大企业并非美国对中国出口扩张的惟一受益者。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对中国出口是由美国中小企业生产的。对于美国制造业企业及其员工中的绝大多数而言,中国代表的是一个炫目的机会,而不是威胁。

  美中贸易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同意,中国政府需要加速其贸易和其他经济改革,包括采取更具弹性的

人民币汇率。但是,AAM和其他批评者夸大了中国当前政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美中之间商贸关系扩张所带来的更大的好处。

  如果批评者成功地使得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几乎肯定地违反美国对WTO规则的承诺——这正好是美国对中国的谴责所在。惩罚性关税事实上还将导致对数以千万计的美国家庭征收一个直接税,仅仅因为这些家庭购买了服装、鞋、体育用品、电子消费品和其他的中国出口产品,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惩罚性关税还将危害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而这是美国跨国企业及其员工未来最光明的前景所在。

  总之,如果AAM针对美中贸易的活动成功,受害者将会包括绝大多数美国国民。-

  作者丹尼尔·格瑞斯沃德(Daniel Griswold)为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作者另著有“谁在操纵谁?中国货币与美国经济”(“Who’s Manipulating Whom? China’s Currency and the U.S. Economy”)一文,可在www.freetrade.org下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