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侯宁:稳定股市已成为一种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07:36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侯宁

  沪指终于突破了4000点,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预料中的结果,因为宏观经济、股改、人民币升值等利于“做多”的趋势性因素并没有变化。GDP在提速,股改还在深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突破了7.7:1的关口,甚至连上市公司业绩也奇妙地出现大幅提升。有分析说,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动态地降到了30倍,对一个新兴市场而言,这个倍数显然还不算高。

  然而4000点背后的基本面并非高枕无忧。从央行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不仅银行放贷速度没有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增无减,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而通胀压力更是越来越大。虽然行长周小川5月7日在瑞士巴塞尔表示央行“尚无证据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已经失控”,但继粮油米蛋价格明显上涨之后,今年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和服务价格的“补涨”已经明显地让百姓体验到了通胀的滋味。

  显然,面对这些需要各部门全力配合方可奏效的结构性压力,单凭周行长一句“央行有能力遏制物价上涨”是难以服众的。这就像央行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在外汇储备金上也动用“巨斧”却依然难以阻挡澎湃的流动性潮水一样,公众还没有理由相信央行现行的利率政策能够让各大银行降低放贷冲动。

  理由也是明摆着的。中国各大银行虽然启动了股改,但其所长期依靠的,仍是以低息吸储、高息放贷为特征的存贷款利差盈利模式,这一点至今没有实质性改变。拿着百万高薪的行长们的任命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在我国仍然形同虚设。有人说,在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国际化”是继“市场化”后被喊得最多的口号,但可惜,接轨的是高管的高薪,其他的还需“研究研究”。

  这便是我国金融业在“市场化”旗帜下与国际接轨所带来的严峻现实,

宏观调控也似乎因此陷入越调控越苍白的境地。而在加息等措施暂被搁置的前提下,倒是鲍尔森们希望的
人民币升值
速度一浪高过一浪。当然,人民币升值有其合理性,央行也相信其变动速率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如此亦步亦趋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依然是值得反思的。

  更难以抑制的是,人民币升值反过来不仅激发了股市分析师们重估中国资产的想像力,更对国际热钱产生了难以抵抗的终极诱惑。试想,购入中国资产或股票,不仅可以分享股价上涨的红利,而且能分享人民币升值的快感,更能在境内外股指期货竞相推出的博弈中争取到做空的巨大红利,那么本性逐利的资金又如何能挡得住如此三重诱惑?而如果人民币存款利率持续现行的负利率状态,则储蓄资金流入股市的速度便必将如A股开户数一般迅速暴涨。

  诚然,在国内投资渠道匮乏、银行利息低企且内需不振的国情下,目前股市的上涨的确给了投资者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红利的机会,然而,当人人都看到了这一“分红之道”,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时,这条“新兴+转轨”的本便不大的门槛便可能被蜂拥的人潮挤破。如此险境在前,监管层该做什么呢?

  谁都知道,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好环境,但面对楼温未降、股温不断升级的“热络”格局,“稳定”二字便成了巨大的挑战。在此,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保守思维可能会引来巨大的动荡,打破常规的超前思维才是魄力之举。比如,加息加到让银行的传统盈利空间和国际接轨……

  总之,股市热了,很好,大家能从中分享改革成果,总比

房价高得让人望楼兴叹强;但股市烫了,甚至要烫到灼人,便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烫手的山芋”总是需要先来降温才好吃的。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