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叶檀:银行高管不当高薪是在窃取股东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09:52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美式资本市场法则推广到全球的一个后遗症是:高管薪酬不可遏止地增长,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学家施蒂格利茨认为不受约束的薪酬是在私下窃取股东财富,朱伟一先生称之为“肥猫的盛宴”。

  美国高管薪酬十年普增三倍,2005年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是普通工人平均收入的369倍,1993年是131倍,而1976年只有36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在上涨,尽管绝对数值不能跟美国比,但增幅惊人。

  2003年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平均值为19.9万元,比2002的15.7万元增加4万多元,比2001年的12.66万元增加了7万余元,高管薪酬最高的都在金融保险业。

  刚公布完2006年年报的8家A股银行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印证了这一点。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以446.18万元年薪居各行长之首,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以995万元年收入成为董事长中的首富。

  我国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当然不能跟华尔街大佬比肩,就是与亚太地区银行业前50位薪酬最高之年收入170万美元也有不小的距离。不过,如果以高管收入与普通工人的年薪相比,则高管收入丝毫不落于人后,假定普通工人年薪为24000元,则高管收入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已处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以我国的经济体量,这份收入绝对算得优厚。

  我国金融机构高管与美国仍有本质不同,银行高管尤其是大部分国有银行的高管仍属于亦官亦商的人物,这一区别决定了银行高管可能并非市场遴选出来的杰出的职业投资家和经理人。虽然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正在培育,但看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的来源,恐怕没有哪个敢说中国银行业已形成了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由亦官亦商的人物来拿职业经理人所应获得的高薪,谈不上是公平的市场激励制度。

  此次金融机构董事长与高管高薪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是对银行业绩大幅上涨的奖励。拨备率饱受质疑的深发展增长一枝独秀,年薪最高的深发展董事长对应的是去年净利润比上年增长319%。招行的高管也因公司2006年净利润增长87.69%的优异成绩受到了特殊的奖赏。地域色彩鲜明的商业银行浦发与民生的高管薪酬也较接近。各家银行的增长均在30%以上至50%,因此收入没有几何级数的差距。

  但帐面利润不能全面说明问题,且不说一些银行此前的政府注资行为,更主要的是,由于银行的历史关系,上市前所继承的财产各不相同,因此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与年度复合增长率也不说明问题,只有假以时日,再过几年通过竞争与同类银行比较才能见出分晓。因此目前来看,与其把银行业绩提升归功于高管能力,还不如归功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溢价与政府的帮助。中国金融机构的业绩分化尚不明显,对于银行高管能力的考验还没有真正到来。

  盛产“肥猫”的美国正在从制度上严格管理高管的高薪,立图约束高管自肥现象。2006年1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一致通过提议,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主管与董事会成员的津贴、退休福利及总体薪酬情况,联邦会计的新规则要求

股票期权作为成本发放。

  高管总相信自己是称职的明星高管,但这应该获得投资人的首肯,起码他们应该让经营业绩远远超过他们的所得。高管的收入本是投资者的收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