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周义兴:警惕石油市场的真垄断假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3:50 新浪财经

    周义兴

  近日,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国华表示,除了现有5家国有能源巨头之外,中国今年将向15家民营石油公司发放原油进口牌照,以履行中国加入WTO后开放石油市场的义务。商务部此前公布的《原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规定,新的原油进口商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才能获得进口原油的牌照,例如全资或控股拥有20万立方米以上原油油库并同时和具有一定炼油能力的买家签定长期协议(《上海证券报》4月18日)。

  其实对此消息,只要是一个关注我国石油市场开放进程的人都知道,早在此前

商务部颁发原油和
成品油
经营相关管理办法时,就有熟悉国内石油行业的人指出,如此的行业进入门槛限制条件,除国内的几家垄断巨头外,恐怕不会有其它、特别是民营石油公司符合这样的入门标准。倘若这样的说法属实,那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如此的疑问,如此“标准”的石油市场开放到底是要保护垄断还是打破垄断?

  其实以市场经济要求讲,市场经济本身的进步与发展,其根本的动力主要是源自公平的市场竞争,而公平的竞争则又是要以开放为首要条件。所以就此而言,如果市场没有真正的开放,就不会有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最后结果,真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具体以上述的石油市场开放规定为例,一个让其它市场竞争者不能进入的门槛标准,且其所设条件也正好恰恰把除垄断企业外的经营者挡在门外,加上如此的标准还是出于国家行政主管之手。那对此,社会就不得不对其公平性提出疑问的同时,似乎还有充分的理由对如此“行政规定”背后所折射出的行政思维提出质问:你这样的入门条件是依据什么市场标准作出的;如此的“条件”设定,你目的到底是要保护垄断还是打破垄断?老实说,这一点就很让人怀疑!

  当然,笔者在此并非是反对一切行业的适度垄断。真想说的是,适度的垄断只有在符合社会公共与消费者利益,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前提下,才可说是正当合理的。而在如此正当性与合理性没有得到证明之前,特别是国内石油垄断危害已为社会公认的市场环境中,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仍然出台了上述与市场公平竞争反其道而行之的规定,就让笔者忍不住想对社会与商业部说这样一句话:警惕石油市场的真垄断假开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