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周明华:1%人愿当工人的祸首并非官本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31 新浪财经

  周明华

  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此结果表明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林泽炎说,“美国80%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企业,而我国只有30%左右的人才在企业”。(4月8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当今人才不愿流向非垄断性企业,只热注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有长达5000年传统的官本位观念的关联度很高,但我仍不苟同林泽炎先生对此的“传统”评价。抵达“不愿当工人只想做官”的核心现实原因,并非是官本位的传统观念起决定性作用,而是一系列实际的社会问题在起着导向性的根本作用。

  一个简单的历史比较,我们便能窥出端倪。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如果我们进户调查,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愿意当工人,因为,那时的企业职工地位不低,薪酬制度的起点公平性与程序化的透明性较高,这使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差距不大;而今,不管是当工人还是技术员,工资低,就业不稳,社会保障水平处低位,还时时面临企业经营状况不善给个人带来的收入跌落风险,下岗、待岗等潜在职业危机一直是企业职工心中的一块隐痛。

  特别是一大群国企的转制与变卖,使一大批企业职工,瞬间从建设技术型国企的热情高位跌落至私企的情绪低谷。尤其在为数不少的私企,职工们还要忍受无良老板的欺侮盘剥。加之我国劳动监察执法意识与监管行为的长期缺乏,使“血汗工厂”频现——什么平均每天车间工作12小时以上,什么30名工人挤睡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水泥屋里,什么一周的菜碗里只能放一次3片肥肉……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政绩冲动导引下,往往“你榨你的工人,我掉我的眼皮”。

  在这种社会就业环境条件下,谁要是心甘情愿地去当工人,那才是货真价实的“观念”上出了大问题,才真正是背离现实社会生态的错误的就业观念。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其思想。同样,社会分配不公,有权阶层与

垄断行业的收入及保障同大批普通企业间的鸿沟越掘越深,此番社会现实的存在,必然决定了人们的就业观与认识论之潜在或显现变化。

  如果工人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保障,那么,他们哪来啥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赋闲观念”呢?当今社会,公民无所谓啥“本位”的,你一月给工人3000元工资,退休后的保障能与

公务员看齐,就算去偏远山区当农民,他们也会去干。其实,当前我们最应反省的是何以造成“没人愿当工人”的现实,与其苦口婆心地劝民转变观念,还不如脚踏实地为民做实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