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陈一舟:我们为什么缺乏中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8:00 新华网

  陈一舟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以“大国发展中的挑战”为主题召开了2007年的年会。吴敬琏在会上表示,一些发达国家走向社会稳定,实现持久繁荣,需要有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基础,“我对于最近流行的分析感觉到非常的怀疑,就是说现在我们社会有两种(人群),一种叫精英,一种叫草根,或者叫大众,我对这种分析表示担忧。”

  吴敬琏的担忧,其实道出了当前存在的社会结构性危机——中间阶层也即“中产阶层”力量薄弱,无法起到社会阶层流动加速器的应有作用,导致精英“寡头化”和草根“固化”。正如吴敬琏所言,一个持久稳定繁荣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橄榄型的社会,在此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样本”。诚如此言,那么目前我们社会“哑铃型”结构状况已成为一道坚固的壁垒,成为我们通往和谐、富足、文明社会征途上的最大障碍。

  在财富序列的帷幕上,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开豪华轿车、住高档

别墅的富人们的奢侈,也看到了太多的为生计而困扰的穷人们的悲哀,却很少能听到一个群体站出来大声说“我中产了”。我们为什么缺乏“中产”、是什么让“中产阶层”缺少自豪和骄傲的底气呢?

  其实,症结仍然还是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在收入分配上,社会各行业精英所组成的强大方队,具有“分配制度的制定权”,出台的收入分配方案带有强烈的“自私性”;而大多数“草根”则对此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监督权,无法对制度的设计者即精英阶层进行有效制衡。由此,贫富的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也脱离正义轨道而呈现出两极分化特征,富人与穷人的分野自然也就形成了。

  如何让“草根”买到一张通往“中产”的船票?显然,应该尽快出台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公共政策,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干预和引导不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使之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在法制的框架内规范运行。在此基础上,大力解决诸多悬而未解的民生难题,比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只有让“草根”具有公平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机会,彻底消弭“草根”向上流动的重重压力,“中产兴盛”的那一天才会真正到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