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陈随有:不明白吴敬琏在担忧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3:5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陈随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2月11日参加“中国经济50人论坛”时表示,“我对于最近流行的分析感觉到非常的怀疑,就是说现在我们社会有两种(人群),一种叫精英,一种叫草根,或者叫大众,我对这种分析表示担忧。”

  对于吴敬琏为何担忧,报道中语焉不详,笔者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社会对于精英与草根划分的认可或许比这种划分本身更值得关注和担忧。精英和草根是社会的两个极端,这种划分以及民众对这种划分的认可本身,实际上是贫富分化在人群划分上的一种自然表现。去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收入差距在扩大,最高20%的人口与最低收入者实际上收入差距达到了18倍左右(财产的差距达到了70多倍),而且这种差距在向纵深发展。

  要么是精英,要么是草根,所反映出来的一方面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反映出来的是中间阶层的薄弱。这种薄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间阶层本身未能发展壮大。二是即使已经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对自己身份也不认可。2003年全国调查显示,民众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认同普遍偏下,2006年偏下的情况更加严重,50%多的人认为自己是下层或者是中下层。

  问题并不仅仅出在人们的感觉方面,这同时也是事实。《广州日报》曾有报道称,我国中等收入者或滑向贫困,或在压力和迷茫中坚守,中等收入者成为“易碎”群体,“易碎”到一场重病就可能使其返贫,也就是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即使中等收入者也处于摇摆状态———运气好了,成为暴富群体,加入精英行列;运气不佳,遇上大病之类的意外就会变成草根。

  显然,社会对精英与草根的划分以及公众对这种划分的认可,实际上有着相当的现实基础,,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倘若抛开构成精英与草根划分的土壤去看这一问题,就难免脱离社会现实。

  中间阶层比重的增大,是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的“调节器”,日本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就与其中产阶层在人口比例中占据绝对多数有关。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正视社会现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等阶层的发展、壮大。党的十六大报告已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以构建“橄榄型”的财富结构。一旦中等收入者占据多数,所谓精英与草根的划分自然不复存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