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周明华:逢听必涨与逢涨必听本质上没啥区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7:14 新浪财经

  周明华

  6日,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称,北京的价格听证会并非逢听必涨。他举例说,之前北京对公园门票开听证会,代表都赞成涨价,但公园门票价并未涨;该委张万恒也表示,是“逢涨必听”而非“逢听必涨”,北京每次听证会的代表均由人大、政协、消费者协会以及机关、院校推荐产生,没有一个代表是发改委指定的。(1月8日《成都晚报》)

  柴晓钟和张万恒两名“发改委”可谓互唱附和,一人言罢“价格听证会并非逢听必涨”,另一方随即登台亮嗓曰“逢涨必听”。首先,我觉得柴委员举北京公园这个“只听没涨的孤例”挺逗的,谁不知道北京市土著居民多数都赞同北京之公园涨价,因为公园几十年来均摆在他们家门前,纵然再新鲜再厚重也会被看成一块“老茧”,而门票涨价是针对外地游客。我们不是苛责哪一地百姓之觉悟不高,换上谁都想以本地资源去多赚几枚现钞。

  且北京市发改委作为中国人民首善之区的公园资源价格的“守护神”,不可能不听全国人民都反对北京的公园涨价之民意吧?因为全国人民对首都文化与历史的仰幕更像是一种公民情结。柴委员如此拿参加听证会的多数是北京人的实情来说事,不能不说这样的旁证其实很单薄。

  其次,张万恒的“逢涨必听”也难经推敲。抛开其他的众多涨价不说,就是与百姓民生特别攸关的涨价,好像也并非“逢涨必听”。就拿北京来说,就有好几次粮油、水电以及燃油价格的上涨便未听证。可能这是有关方面早就意识到民意舆论太大,便免于过多的听证“纷扰”,干脆直接以“与国际接轨”,开一张冰冷的“涨价令”了事。至于是与哪国接轨,自己或许都不明白,反正一“对接”就准;至于工资,可以去与非洲对接,燃油可与美国接轨,

房价可去与华尔街“摩高”。

  实际上,逢听必涨和逢涨必听之间未有本质区别,两道民生价涨程序所达到的结果完全一样。这并不是中国的百姓如何高风格,要自己勒紧裤腰带,去让龚断行业享受着高福利,而是他们根本无法将自己民生维艰之声抵达听证会现场。在百姓意识中,几乎无一例外的每一次听证会都会达到涨价的目的,无一例外的每一次直接下发的“涨价接轨令”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恕我直言,一些作秀式听证会都快成为一些部门倾听民意的一块遮羞布了。这是由当前听证制度存的软肋决定的,《行政许可法》46条规定“……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显然,是否听证,是行政机关自己的行为,公众纵有万般理由也奈何不得。

  加之龚断行业和一些既得利益部门可能在听证中利益受损,便会在听证代表的法律程序上“做手脚”,一起接一起的听证会不公开听证代表名单就是明证。所以,而今关键不是听证会怎么开的问题,而是首先要以法的手段去严格制约一些龚断行业与相关部门任意涨价的行政权力,再配以严格的听证制度的法律程序。比如听证代表的构成必需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任何“听托” 混进代表队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