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每一方面都只能构成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好坏情况。
要关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发展,也要关注他们本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要关注个体和不同群体的主观感受。不仅要了解社会弱势群的主观感受,也要了解其他社会阶层的主观感受。
丁元竹
辞旧迎新,2007年即将到来。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定为“又好又快”。这些都从深层次昭示着党和政府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不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又好又快”,都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首位,并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来提高人民福祉。人民群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衡量人民群众福祉的核心就是人民生活质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最近几年有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问题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也很深入,一些地区甚至开始了有关的实践,所有这些,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在要求的反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视人的发展需要的新阶段。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人们对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也取决于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能力和受教育水平对于个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大,文化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从长远来说,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除了关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外,还要把更多的力气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致力于提高社会成员的能力、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而这些素质都是确保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必不可少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建国以来最快、最大的改善。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单就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看,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已经进入富裕生活阶段,农村居民则处于小康阶段。200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为45.5,均比2000年有明显下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相当于日本以及西欧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于韩国80年代末的水平。
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快速转换期,2000-2005年人均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到14.8%,2005年达到690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4%,人均支出金额从2000年的187元增加到2005年的28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11.1%提高到12.2%。
2005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农村砖木和钢混结构住宅人均建筑面积为23.8平方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各级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我国人均绿地面积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03年我国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5平方米,2004年和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6.8平方米和7.1平方米。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汽车迅速增长,2001-2003年城镇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长近40%。在我国部分城市,轿车正大规模进入家庭。2004年和2005年城镇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1.8辆和2.3辆。
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开始购买计算机。2005年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达到18台,相当于1998年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国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近年来增长迅速,城镇居民电话和移动电话基本普及,农村居民正在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2005年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和30%。
1995-2000年城乡人均旅游花费增长率分别为7.9%和29.8%,2002-2003年城乡人均旅游增长率分别为1.8%和-4%,2006年平稳增长。
2005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2000年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20.5%。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规定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4-2005年国家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在2003年的基础上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
2005年我国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2000年的3787万人增加到13783万人,若按城镇居民人数计算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为8.2%和24.5%。2005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8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500万左右,占当年城镇人口总数的4.5%左右。2004年全国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约覆盖10691万农村人口,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8040万人。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也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2004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的比率为16.6%,2005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20%。
200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2010年和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5%和5.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48,以平均每年提高0.002计算,预计2005年将达到0.452。预计在“十一五”末期基尼系数将达到最高点0.46,此后将经历缓慢下降的过程,到2020年将达到0.43。
从200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在全国除台港澳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在10万多名被调查者中,认为“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2001年为81.4%,2002年为84.1%,2003年为91.2%,2004年为90.84%。2005年我国非正常死亡率为16.5%。“十一五”时期,随着居民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管理部门常抓不懈,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将有明显改善,预计“十一五”时期非正常死亡率可控制在15%左右。2000-2005年,我国社会安全指数一直在7.1-9起/万人之间波动,2005年为8.65起/万人,期间虽有反复,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趋势。2001年卫生部门对21类食品共抽查监测142.1万件,平均合格率为88.1%。2002年21类食品的平均合格率为89.5%,2003年的平均合格率为90.5%。这21种食品抽检合格率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2005年的抽检合格率为92.5%。
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发展重点就是要围绕惠及13亿人民,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来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围绕以人为本来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或者叫生活品质。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把发展评价的尺度定位于人民的客观收益和主观感受并重
人们的生活质量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每一方面都只能构成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好坏情况。生活质量的评价,也必须从社会生活的供给与人们生活需求两方面进行评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活质量是关于人们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各种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人类生活发展的一个综合概念,是对社会发展包括人类自身发展进程的一种标识。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将取决于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从而把生活质量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
个体生活质量是个体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的感觉,对自己生活的满意感和对社会的反馈性行为。个人层面的生活质量主要有:收入、健康、家庭关系、邻居关系、工作、娱乐、休闲等等。由于每个个体生活目标、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以及对同一事物的心理感受不一样,由此决定了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各不相同。但是,个体生活质量也具有共性的一面,例如,每个人都普遍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等等。个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实是个体、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群体生活质量是一个群体生活质量的平均水平。群体既可以是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集合体,如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也可以是生活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的集合体,如社区居民、城市居民、国家公民等,例如,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等。
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个更为深入实在的把握。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的出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便凸现出来,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差异也表现出来。生活质量评价不仅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例如各个阶层吃什么、用什么、玩什么,而且也涉及到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同要求,各个阶层想什么、要什么、做什么。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是有差距的公平,是各阶层共生、共依、共赢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在承认差距的和谐下,各收入阶层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成果,都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要关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发展,也要关注他们本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要关注个体和不同群体的主观感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就是要了解他们的主观感受。不仅要了解社会弱势群的主观感受,也要了解其他社会阶层的主观感受。个体生活质量与群体生活质量不是完全独立的,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个体生活质量是群体生活质量的基础,群体生活质量是个体生活质量共性的体现。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的人对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是不同的个体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共同之处,把共同之处从个体层次上抽象出来,上升到群体层次就形成了群体生活质量。
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发展理念上继续创新,要把发展评价的尺度从单纯的客观收益转向人们客观收益和主观感受并重。只有当社会不同个体和不同群体都真正感受到了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物质收益和内心喜悦,我们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