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邓清波:正视新知青现象背后的城市病和农村病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7:40 中国青年报
邓清波 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他们被称作“新知青”。(《杭州日报》12月10日) 从表面上看,“新知青”现象有利于使更多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返回农村,对于新农村建设是有利的,甚至也有利于缓解某些方面的就业压力。因此,一些评论对此持积极的态度。 然而,往更深层次看,则“新知青”现象背后暴露出来的“城市病”、城市对劳动人口的吸纳力减弱等问题,应当引起更大的警惕。实际上,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之所以想要重新回到农村,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在城市里的生活很不满意,包括工作难找,薪酬降低,竞争压力大,生活费用高,等等。从本质上来讲,这暴露了当前城市对劳动人口的吸纳力大为减弱,可想而知,如果连一些具有学历、知识的大中专学生在城市里都很难找工作,许多正当的、基本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那些没有学历文凭、缺乏知识技能的“农民工”等,处境将更为困难。事实上,正是由于当前城市对进城农民工等劳动人口仍然存在着各种政策壁垒,相关权益保障法规体制不健全,薪酬增加缓慢,房价飞涨等等,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并不敢把留在城市当成自己的目标,他们即使千辛万苦有了点积累,也仍然选择回农村建房,将来回农村生活。 然而,中国有八亿多农民,日益减少的农村耕地、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等,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人口,更不用说让如此庞大的人口都在农村实现现代化。换言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要大力发展城镇,增强城市对劳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把更多的劳动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去,在城市里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和建立更为健全的服务体系来解决就业问题,建设“新城市”才能建设“新农村”,使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可能。然而,“新知青”现象暴露出来的“城市病”、城市对劳动人口吸纳力减弱等问题,则表明目前的城市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无法担当起这一重任。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年老体衰、无法继续留在城市等因素而返回农村,中国农村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城市病”必然带来“农村病”,将使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受到冲击。 因此,绝不能单纯把“新知青”现象看成是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而更应该看到这背后的警讯,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