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叶檀:对储蓄存款下降的解读是否又会陷入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07:25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中国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经济现象不是资本市场的红火,也不是宏观调控的收效,而是人民币存款余额5年来破天荒首度出现下降。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是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的月度储蓄存款下降。

  这一数据被解读出无数的含义,最经典的解读是央行与部分资本市场人士带来的:居民用用脚投票的方法,走出低利率与资源价格上涨的双重盘剥,直接走到了更具投资价值同时风险也更大的股市。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解读方法,且不说一个月的下降相比于五年来的持续增长、76亿元比之于15.8万亿元显得微不足道,至多只能说明储蓄倾向有可能下降。并且,这与一贯公认的高储蓄率的解读逻辑榫枘不合。按照当时对居民的高储蓄率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理解,居民的高储蓄率是因为居民生老病死、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所以逼得居民以储蓄抵挡高风险。甚至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化解居高不下的储蓄率。

  如今政府虽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但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我国80%的劳动者基本养老帐户仍未建立起来,85%以上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帐户仍未完善,最近一再被人提及的
社保基金
巨额缺口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这足以说明,促使居民高储蓄的现实土壤并未得到根除,除非当初的解释从头到尾就是错误的。

  这并非没有可能。据张军教授测算,根据国民账户资料计算,10年来,中国的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0%,但居民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下降幅度为4%左右;政府储蓄所占比重略有增长,但不显著;企业部门的总储蓄增长最为突出,占GDP比重增长了约8%。果真如此,不仅说明居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更说明中国的银行业有一种危险的机制,使得企业宁可将钱存放于实际回报为零的银行,也不愿意拿出来进行投资。

  值得关注的重点还有,大部分储蓄被少部分人拥有,据测算,14万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中,有2.6亿人拥有存款11.2亿元,人均4.3万元;其余10.4亿人拥有2.8万亿元存款,人均不到2700元。所以,为什么内需迟迟拉动不起来,那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无钱消费,而不是有钱不消费。就算政府10多年下调8次存款利率,就算收取利息税,甚至银行向低额存款者收费,都不可能让内需有根本性的好转。

  而那些拥有巨额存款的人往往也拥有巨额的资金调配能力,对于利率或者物价的敏感性并不强,他们随时可以将资金抽出投入更具赢利前景的行业或市场。今年前9个月储蓄存款增加额1.7万亿元当中,活期存款为6401亿元,同比增长35%;定期存款为1.07万亿元,同比下降11%,这说明,人们已经不在乎利息,而将银行作为一个融通与资金存储的平台。

  回过头来说这76亿元,也有可能确实像央行所说,银行资金被抽到了股市,也有可能是某些表现为存款的海外投资热钱投向了其他领域,也有可能在资源性与工资价格同时上涨的隐性通胀预期下,部分资金投向了实物资产。

  一切皆有可能,唯一不会变的是在可见的时期内,人民币

外汇储备将继续上升,人民币流动性将继续过剩,民众的现实福利仍将继续下降。此时的解读尤其应该慎重,应该建立在全面、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恰如当初如果对居民储蓄的增加不是那么功利性地推人民币出笼消费,一再下降利息,恐怕民众的福利还不会下降得那么快。

  76亿元也许说明了一种倾向,也许什么也不能说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