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舒圣祥: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居民购房能力的差距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9:31 新京报
在关于中国房价的争论中,曾经有研究者通过分析房价收入比,得出了“中国房价收入比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结论。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2004年中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67,低于2000年的水平;二是在房价上涨的同时,居民收入也在增长。正如11月29日《学习时报》的文章所认为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用简单平均数远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居民购房能力的差距。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购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于考察居民的购房能力。这个数据本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家庭收入决定着购房难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问题在于,房价收入比只适合考察个体家庭,却不适合直接用于考察整体水平。因为,个体是真实的,“平均”却是虚妄的:房价的平均与收入的平均之比值,更似数字游戏,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真正的“平均”只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实际上民众收入水平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这个理想状态虽然永远无法真正达到,却是可以无限接近的———比如中产阶层占据主流的“橄榄型”社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现实,却仍是一个“葱头型”的社会结构:少数富人拥有多数财富。反映到现实生活就是,一部分人可以住高级别墅,另一部分人却只能望房兴叹。 所以说,“平均”之于大多数人是虚妄的,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是无限接近而是远离这个“平均”水平。 既然人们的收入都与“平均”相距较远,那么拿房价收入比来证明房价的“可以接受”,显然是无稽之谈。可惜的是,这样的无稽之谈,事实上却很容易被接纳。原因有两点,一是以整体叙事覆盖个体叙事的传统依然发挥着巨大影响,二是考察“平均”要远比考察个体的集合简单。 所谓“中庸”之道,在统计学上几乎已经被简单化为了“取平均数”。在政府定价,在税负分配,在费用征缴等方面,我们都能感知到这一点。 强调整体叙事而忽略个体叙事,以抽象意义上的整体代替有血有肉的局部,这更多的是一种管理的需要。超越个体之上的“平均”表面上似乎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实际却容易背离了根本目的。 “平均”有时不但没有代表“最大多数”,相反却代表了“极少数”:如果在“平均”点周围聚集的个体很少,大部分的个体则不是分散于富裕的一端,而倾向于贫穷的一端。 “贫穷的大多数”依然是我们的国情,一些专家和官员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 由于这个原因,基于“平均”的结论与公众切身感受相差很大,基于“平均”的决策就会遭到普遍质疑。这其实是使用评判标准不同所造成的。公众作为个体使用的是真实的个体感受,而不会是“平均”数据。“以人为本”的“人”,只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 □舒圣祥(杭州职员)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