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医改千万别忘穷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0:29 新浪财经
关于医疗卫生领域内社会公正底线的思考 蔡江南 笔者最近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篇文章发表后,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这股强烈的冲击波让我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那么多人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现状抱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和不满?除了大家通常熟悉的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之外,还有什么更为严重和深刻的原因?当我们热衷于医改方向的热烈争论时,是否忽略了对更为本质问题的关注?其中一位网民的话“医改千万别忘穷人”,像一道闪电和惊雷,在振耳欲聋和劈头盖脸的轰击声中,戳到了问题的要害。我们应当首先弄清什么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必须坚守的社会公正底线,这是任何改革、任何模式、任何体制都不能回避和绕开的问题。 生命的权利是一切人权的最基本前提,失去生命便失去了一切。因而当医疗卫生与一个人的生命休戚相关时,获得治疗便成为对最基本人权的争取和捍卫。无论患者的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对生命的抢救是医疗卫生必须坚守的社会公正底线。如果我们承认穷人的生命和富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当穷人缺乏保护自己生命的资源时,穷人的治病救命便成为政府和社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曾经有过“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历史经验,然而由於随同经济体制变化发生的医疗卫生体制变化,使得曾经有过的社会公正底线随之消失,生命的权利与金钱的占有直接划上了等号。在我们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时,显然首先应当从恢复和建立这个社会公正底线开始。 在任何一个还没有建立起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国家内,都存在着建立医疗卫生安全网、解决穷人治病救命的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面临人均寿命日趋老龄化、医疗技术和医疗需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一个能够解决所有人治病救命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挑战。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决非一日之功所能完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医疗安全网都有存在的必要。然而,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约束下,任何社会也不可能不顾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无限的拖延和挽救所有人的生命。在医疗卫生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拖延生命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所需耗费的资源也成几何型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和具体国情,将医疗卫生的这一底线具体细化,变成实际可操作的法律条例和实施细则。 穷人的急症医疗需求,那些不马上急诊治疗便有生命危险或严重后遗症的疾病,是最为急迫和严重的医疗风险,因此应当成为医疗安全网的基本底线。美国的联邦政府法律规定医院必须接受所有上门求医的急诊病人,不管其是否能够支付治疗费用,必须给予必要的诊断和急救,而不能拒之门外。因此,对医院急诊室的这种法律规定便构成美国医疗安全网的一个最基本底线。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某些经验。 在对社会中一部分最弱势人群提供免费急诊治疗这一问题上,应当不存在道义上的争论,主要的问题在於如何对医院的这部分费用进行融资,即由谁来买单。由於目前我国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其他医疗保护措施非常薄弱,因此人们对医院免费急诊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在此情况下,一旦实行免费急诊,医院根本无法承受扑面而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在现代医疗技术发达和医疗费用昂贵的情况下,医院本身也无力全部承担这样的责任,而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进行分担。由於现有的医疗保险体系非常不发达,受包人和受保程度狭窄,所以医院向其他病人转嫁费用,既不公平,也不可行。因此,中国的各级政府必须挑起这个担子。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医疗安全网进行融资,包括财政直接拨款、开征专项税收、对医院税收减免和优惠、建立社会基金对医院的这部分支出给予报效和补偿、发行专项彩票、组织和鼓励社会募捐等方式。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建立医疗安全网的底线只是目前急需处理的一个疾首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医疗卫生的状况和穷人的治病救命问题则与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密不可分。最近有位学者提问,什么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切入点,能不能找到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办法?这位学者很形像地以铁路系统改革为例,即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速,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使我国铁路服务面貌焕然一新。我认为,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内的社会公正底线问题,应当成为我国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原因在於,我们这里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医疗卫生安全网的底线部分。有了它,无论你多穷、多么不幸,当你遇到生命危险时,医生和医院不能对你置之不理,甚或将你踢出门外。有什么比见死不救更令人发指?有什么比救人一命更让人感激?在我们大力呼唤和谐社会的今天,有什么比见死不救更为不和谐的?一个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和社会没有半点理由,放弃这一神圣的基本职责。在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更没有任何理由在这方面不比改革前作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们最大的后顾之忧。这既有利于推进下一步的医改,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消费增长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文在2006年11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这是未经编辑加工的原文。)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