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场:更希望看到国务院不满意之后的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7:20 新浪财经

  郭立场

  “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情况并不是很满意,现在有关部门压力很大。”建设部房地产司副司长姜万荣在日前举行的“2007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坦承,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不稳定的,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全国房价依然高位运行,建设部官员解释调控政策具有滞后性,专家则开始质疑房地产调控导向。(《第一财经日报》11月7日)

  当前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与宏观调控预期不一致,甚至明显背离的一些情况。按照目前的调控政策,房价上涨难以改变。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提供了佐证: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少数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房地产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专家认为,调控政策必须围绕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供给方面政府要增加土地供应量;需求方面征税重心应从交易环节转向保有环节。

  市场调控并不必然排斥宏观调控,面对中国转型时期的不规范市场,行政手段是解决市场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价格反映了市场供需状况,市场参与主体依据价格信号进行竞争,市场机制使供求趋于平衡。这就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看不见的手”。但一旦市场的力量已无法实现供求均衡,一旦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被打破,市场失灵就不可避免。而房产是特殊商品,市场结构也是非完全竞争的,需要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双管齐下。既然市场不能自发调节

房价,政府的宏观调控势在必行,这就是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政府立足于从供需两方面调节。

  目前,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对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也带来了巨大危害,且潜伏着巨大的泡沫经济后患。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必将波及社会的稳定。在抑制房价增长上,政府大有可为。有专家指出,房价飙升的背后,是地方政府职责的缺位。有的地方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无所作为,放任自流,监管不力,甚至还利用政策托市,与开发商合谋推动房价上涨。对于建设部下一步的工作,则是要考虑如何坚定不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措施,着力抓好稳定房价、调整结构等工作;其次是综合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与此同时,政府将逐步加大对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力度。

  针对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根据两个“国八条”确定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调控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大了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调控力度,增强可操作性,适当调整了部分政策。至于地方政府,如何迅速扭转和彻底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混乱的局面,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制定和评价房地产市场价格管理各项政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政府介入居民住房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选择。回顾19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住房灾难”严重的时期。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逐步在争论中确立起新的住房开发、供应的理论,认为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我国过去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主要办法是建设

经济适用房,从十多年的效果看不太理想。眼下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情况并不是很满意,也足见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政府必须进一步的介入,并且解决住房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

  在老百姓视为头等大事的住房问题上,政府所要做的,除了税收等宏观调控之外,所能做到的,是让每个家庭有房子住,而不是每个家庭都买房。至于如何保证每个家庭有房住,可以大力推行租房制度鼓励开发商多建普通住房租给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政府以发放住房补贴的方式,让低收入家庭租得起房。前不久,广州试点以双限双竞方式公开出让地块,可谓是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但愿这种模式能够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