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民企靠外资赎身将导致可怕后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3:55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社会各界对温州市政府引进外资虽然争议重重,但扑面而来的外资并购潮似乎已经给出了这场争论的答案──不管争论结果如何,中国正在稳步成为世界重要并购市场,不论国资民资,内地资本都在争相扑入外资的怀抱。

  如果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把企业家当“卖国贼”扫进垃圾堆,应该承认,并购烽烟不会无火而起,是一些客观因素让中国的企业家把外资并购当成了尚方宝剑,但这柄剑有可能让中国的市场经济头破血流。

  在国企著名并购案中,无论是花旗、兴业争夺广发行还是凯雷收购徐工案,之所以能够推进,有个无法忽视的原因就是企业遭遇经营困境。媒体此前曾详细报道徐工与广发行政策性收购当地低效企业、被逼进行扶贫贷款、公司内部可疑交易频生等事件,充分说明目前的国企运行体制已经成为融化国资的大烤箱。在此情况下,外资并购只不过是为国企体制性经营土壤缺失付出的高额代价。

  按上述线索,国企急欲上嫁实力雄厚的外资不难理解,但民企尤其是经营状况良好的民企对外资趋之若鹜则令人费解。

  无数报道印证了民资的热情。2004年3月8日,《泉州晚报》报道,泉州鼓励民企承接外资并购;2004年7月9日,佛山日报》报道,“顺德外资并购民企一年引来外资千万美元”,共有20多家内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通过股权变更设立为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当地政府自豪地发布了这一消息;2005年4月5日,《珠江时报》自豪宣称,外资并购民企成“流行色”,故事的发生地在佛山;同样自豪的还有南京市,《新华日报》10月24日报道,南京民企成为外资并购的“香饽饽”。在南京市今年新批的26个外资并购项目中,参与主体是民营企业的达22个,注册合同外资达1.5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并购项目总量的84.6%和94%……而笔者的一个朋友最近在为手中效益极佳、负债为零的企业物色买主。

  与其说是民资的热情,不如说是地方政府的热情,民企不过是金蝉脱壳。通常而言,并购是为了使企业寻找到更合适的掌管者,在总体上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相反,则为恶性收购。类似于苏泊尔、五星电器这样的企业品牌、效益都处于上升阶段,企业掌门人却急于出手,那原因只能在效率之外寻找。

  在企业家所提到的外资并购原因中,包括外资与合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可以更方便地与国际

资本市场“接驳”,以摆脱对民企并不友善效率相对较低的国内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依赖,原材料上涨过快企业无法承受压力,地方政府对于引资的浓厚兴趣等等现实考量。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民企受到了上游资源垄断企业与歧视性政策的双重压榨———今年制造企业的成本上升了25%左右,近年来民企并购国企案60%都以失败告终———本来就度日艰难,又遭遇原罪追讨,心中悽惶,只能一卖了之。这种市场环境下的外资并购多数属于恶性并购。

  以目前中国的市场架构,唯一能与纵横四海的垄断国企、热心指点经济的政府权力抗衡的大概只有外资。不管是外资并购还是民企变身的假洋鬼子,对于真正具有金融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而言,相当于花费巨额赎身费换得一个大太太身份,在中国市场上登堂入室。

  民企靠外资赎身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中国的本土民企成为次等公民,内生性的市场资源遭到根本性毁坏,只有靠外部资源来拯救;中国国民中存在的企业家精神遭到扼杀,小富即安思想或者投机思想成为常态。真正有企业创新能力的中国人在迈阿密的海滩上晒太阳,这是中国最可怕的损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