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计划经济是既欠良知又无良心的黑色荒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11:41 《英才》

  文·钟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天真地以为,他们在教科书上看见的过去年代,是虽然清贫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年代,是淳朴到没有太多尔虞我诈的年代,是官僚机制僵化却没有荒淫腐败的年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高尚的年代。借助这则短文,我想说明的是,我们亲历的“票证时代”,是从物质到精神都赤贫、残忍的血色时代。

  让我从衣食住行说起,其背景是相对富足的江南小县城,因此所陈述的不是那个年代最悲惨的片断。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几乎所有服装都是极其有限的几种颜色:黑、白、灰、靛蓝和军绿,最常见的服装式样是军装和中山装。几乎所有的衣服、裤子和袜子都有补丁。江南小镇的母亲们不得不把破布用浆糊一层层糊起来晒干,然后用长长的缝衣针加顶针,艰难地一针针纳鞋底,被线勒得满手粗糙甚至流血,只为自己的子女不打赤脚。

  最能赤裸裸地表现人生存欲望本身的是食物。食品长期、极度的匮乏几乎使得人人都面有菜色。城里人的粮食定量根据性别、年龄以及工种而定。在江南,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定额是四两菜油、半斤猪肉以及28斤米面。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票证,从肥皂到煤油,从糖果到米面,从豆制品到鸡蛋,从布料到家具。穷人家很少买肉,精明的主妇们最爱买猪头,因为一斤猪头只要半斤肉票,其次是可以炼油的肥膘。

  那么住呢?当时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米,只有大型浴室的浴池才贴有白色的

瓷砖,很少听说过谁家有
卫生间
和厨房,家家都用蜂窝煤。男男女女不管多少人通常都挤住在一两间房子里,除了吃饭和孩子写作业之外,家庭主妇通常会关掉白炽灯,改开一种3瓦的日光灯。

  要养活一个孩子是昂贵的事情。在某个清晨,国营菜场或者十字路口,常常会有一只大竹篮,里面是用破棉絮包裹着的婴儿,孩子细弱的哭声断断续续,大人们围观着叹息着散去。孩子娇嫩的脸渐渐失去温度,最终变成青灰色,无声无息死去。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的父母未必不爱他们,但却自己都几乎难以活下去。

  人与人之间果真关系纯真吗?当孩子们第一次拿起笔时,母亲就会惊恐地、反复地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在领袖画像上乱涂乱画,那是一种危险的大不敬。江南小城不断有百万雄狮派和横渡大江派之类的流血争斗,我的一位亲戚就被打断了腿挂在房梁上,深夜才被几位朋友冒死救了下来。

  如果有人认为那个时代没有腐败,那么当时一个国营菜场卖菜的,或者食堂的大师傅享有的,对普通民众而言,简直是至高无上的特权。恐惧、出卖和冷漠,几乎是人与人之间的惟一关系。

  当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天真地赞美集权和计划经济,那么愤怒地诅咒他们现在所面对和拥有的一切时,我想写下我经历的血色“票证时代”。今世有着“金玉其外”的种种藏污纳垢,但我更深知昨日人如刍狗的悲剧。试图回到过去,只能是一种既欠良知又无良心的黑色荒诞。原标题:血色的票证时代

  (作者系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