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央企要当资本市场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 13:25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据者绝对不会放过处于市场生态链顶端的资本市场这一块,目前中国的央企给我们提供了新一轮佐证。

  央企在数量收缩的同时,扩张步伐之快令人瞠目,除了占据了主要资源性行业之外,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在资本市场凌厉的扩张步伐。这倒不是指大盘蓝筹股几乎成为央企的代名词,在资本市场上一言九鼎;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体量胜过恐龙的央企正在竭力打通上下游产业的同时,尝试横跨实体与资本市场。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珠海召开的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监管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审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主营业务、经营目标、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等情况,慎重选择投资品种,严禁投机行为。

  这一看似前瞻性的表态,其实是对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央企合法性的追认。实际上,早在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李荣融已做过类似的表态,并被媒体及时解读为,国资委希望央企加快与资本市场接轨步伐。将国资委的表态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对金融衍生品的明确支持参照来看,一个围绕金融衍生品领域的新兴市场正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迅速形成。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到目前为止,从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到三九资金黑洞,国企在资本市场中伤痕累累,因此,对资本市场的游戏存有深刻的戒心。既想涉足又害怕风险,国资委心态可鉴。由此推导出的唯一可能性是,央企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只能赢不能输。

  据市场估计,目前我国加上不流通的

股票在内,资本市场总的市值在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截止工行上市之前)。而李荣融在今年国庆致辞中披露,近三年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一万亿元。年均增加资产额显然不足以反映央企调动资金的力量。央企资金之充沛,已让世界银行的报告得出了中国国企资本回报率高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国企利润的喜人结论。

  央企大规模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挟雄厚资金,达到号令天下群庄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天生的市场长子恃宠而骄的霸王特性,对于建立资本市场的规则有害无益。他们不仅动辄使用上百亿元的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大赚没风险的钱,在二级市场上也是衔枚疾走。宝钢、申能、上汽、中集等大企业集团出现在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股东之中。并且,不管套现还是上市,央企每次总能有惊无险平稳度过,除了说明政策的支持,还说明坐庄者利益联盟的强大。

  2004年年底,央企委托

理财本金余额为260.3亿元,随着一批证券公司破产清算或被托管,将形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类似于南航以11亿元委托汉唐证券理财血本无归的案例,使得央企对国内投行、券商的专业能力不再信任,转而诉诸于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逐利。国资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央企的投资公司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收入打入投资公司进行资本市场的博弈,已成为常见的央企理财模式。

  央企如此作为,将会形成上市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现象,以及巨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交叉持股现象,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约束的局面正是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迟迟难以摆脱衰退的原因,我们正在重蹈日本的覆辙。

  从金融衍生品市场来看,国企几次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冲击,以国内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外加高薪聘用的国际操盘手,最终的结果都折戟沉沙,露出了非市场人士的马脚。而在国内市场,他们却游刃有余,这样的局面适足以证明中国资本市场离成熟市场的距离之远。

  按此情形发展下去,央企恐怕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食人鲨,国际市场上被围猎的肥羊。从这个角度说,央企要当资本市场的家,是祸不是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