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阿蒙:油价不是墙上草 谈石油话题切勿意气用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10:16 新浪财经

  阿蒙

  油价“跟涨不跟跌”,是去年以来中国油品市场的基本事实。

  就最近三个月情况看,国际油价跌了20%,现在每桶徘徊在60美元左右,而国内油价依然坚挺。据悉,国内去年调整了6次油价,其中降价的只有一次。“要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国内油价根本没必要下调”,时下此观点引来议论纷争。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主任张建平分析指出,由于朝核问题,国际油价一下又回到60美元一桶,现在国际油价并不稳定,我国政府对国际油价处于慎重的观察阶段,等国际油价平稳后再做举措。他认为,“短时间内国内油价可能不会下调”,“政府对油价的问题正在观察”。

  虽然也是商品,但油价不是“墙上草”,石油市场更不能等同“菜市”。

  在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尽管

国际油价近期有所下跌,但中国目前的汽油价格仍低于国际市场水平。他认为国内油价就可以和世界接轨“这只是一些学者个人的看法,很难算出来,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查道炯则认为“这可不是生意人做买卖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记得,温总理曾多次就一个“简单而复杂的乘除法”发表谈话——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如果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小数目。就“小我”来说,固然期望油价下调;但价格“热胀冷缩”得如此之快,“大我”能经受得了吗?船大掉头难,这也是一个简单道理。撇开这些不说,石油的价格叫价格吗?在一定意义上,石油是“无价”的,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可能演绎“一叶障目”,乃至混淆视听,甚至给高层决策带来困惑。

  最近,一篇文章很流行,题目叫《没有宝石的皇冠——“稀土”怎么卖成了“土”价钱》,它的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

  众所周知,稀土在国民经济和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地位日趋重要,“美国认定的35个21世纪战略元素和日本选定的26个高技术元素中,其中就有16个是稀土元素”。早在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针对中国稀土资源曾有这样一段论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虽说“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稀土的事情并没有办好。

  从战略资源着眼,鲁志强由稀土进而谈及石油。

  鲁志强指出,上世纪70年代以前,石油输出国并没有标价权,原油一直维持在每桶3美元左右的低价,对于石油输出国而言,石油实在算不上什么战略资源。直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油价猛然上涨的战略突发性,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受到冲击,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从此,石油资源的战略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石油作为战略武器震撼了全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走向和格局,OPEC一举成为国际政治一支重要的力量。随着石油蕴藏量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石油的战略地位愈益突出。无论输出国,还是输入国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国家石油战略。世界许多重大外交活动,包括战争在内的重大事件,背后都依稀可见石油的影子。

  在此,我们看到石油价格的形成,是有深刻政治、经济和军事乃至文化、宗教、自然等复杂背景的,同时,我们也管窥了石油由普通商品到特殊商品,直至成为战略物资的全过程。所以谈及石油话题,切勿意气用事。

  就国内石油市场而言,问题远不止于此。作为共和国长子企业,中国石油产业十分年轻、十分朝气,同时也十分脆弱、十分复杂,尤其是进入体制、机制转轨的市场化现阶段。

  比如去年。国家统计局消息指出,上半年我国石油加工业亏损严重,亏损额上升了20倍。同样受原油价格上升及我国成品油调价滞后的影响,石油加工业盈亏相抵出现严重亏损,全行业净亏损41.9亿元,而去年同期实现利润163.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更是大幅上升,达到158.8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70.3%,变为今年的上升20倍。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就整个产业链的巨额盈利来说,亏损虽然微不足道——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以及天然气与管道四个板块都存在互补关系,完全是“堤内损失堤外补”,但其肩负的社会和稳定职责却往往被忽视了。作为超大型国企,两大巨头是由原石油部、化工部演变而来,其巨额利润的上缴、使用、分配并不完全都由企业“自主决定”。因此,中国石油产业及企业的“中国特色”,决定油价具有鲜明的色彩——“国家意志”。

  另一方面,我国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进口及消费大国,但面对高油价却始终是被动接受的。原因在于,我国原油价格只能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期货交易市场加权平均数作为中准价,而成品油价格也据此进行调整,这种定价机制使我国石油市场价格具有十分明显的被动性、滞后性和依赖性。虽说,上海期交所的燃料油期货上市已经两年有余,但原油等石油期货品种的推出却十分缓慢。尤其要指出的,我国石油储备才刚刚起步,若将“储备”也作为资源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极其薄弱。综合分析,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我国要取得话语权还有待时日。试想,在没有话语权情况下,就搞所谓国际接轨,届时产生的油价风险将直接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抗风险能力而言,“乘法与除法”孰强熟弱,答案不言自明。

  可见,油价下调与否,不是家事而是国是,实施稳健的油价政策是现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7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