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 却未能造就伟大的经济学家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15:09 解放日报
□ 祝俊初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宏观经济跨期权衡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对经济学知识有一定兴趣的人,对菲尔普斯的建树并不陌生。在翻译介绍到我国的西方经济学通俗教材中,最具影响的有两本,近年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早先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讲述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认识演进时,它们都介绍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修正,而举斧修正正是菲尔普斯的大功所在。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分析英国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的原理。后得到萨缪尔森等用美国及他国的经济数据验证的支持。菲利普斯曲线的诞生,给各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相机抉择的“菜单”:扩大总需求,能减少失业,代价是通货膨胀更甚;紧缩总需求,结果相反。 10年后的1968年,菲尔普斯修正了似已铁板钉钉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坐“跷跷板”只在短期内成立,对长期而言,通货膨胀预期会起作用,即无论通货膨胀率为多少,失业率终归会趋于一个由劳动力市场状况决定的自然率。由于社会经济复杂多变,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认识,菲尔普斯当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谛,与时俱进的后来者还将超越他,正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菲利普斯曲线诞生近五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美妙的去粗趋精演进史。菲尔普斯站在菲利普斯肩头、他的肩头又会站上其他经济学家。每个经济学家的贡献,可谓成果不同、大小有别,但他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却一以贯之,毫无二致。科学精神,是菲利普斯曲线诞生及被修正的美妙灵魂;诺贝尔奖所褒奖的,正是科学精神。 不由得想到总是身处是非漩涡的我国经济学家。不久前的一场风波,是去年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的一语惊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也有不少人指责,经济学界不乏“把太少精力用来做经济科学研究,把太多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者。这些言论无论是否过激,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我国,并未造就举世公认的经济学家。美妙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凝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褒扬的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也应该是我们经济学界不懈的追求。经济学是科学而非辩术,真正的经济学家,不是在“利益磁场”把学问做成“橡皮泥”的那种,不是在镁光灯下指手画脚、左右逢源、横竖有理的那种,而是以独立思想、科学精神去探索经济现象的本质并致力于贡献经世济民学理的那种。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带给我们的收获,应该还有这方面的反思。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