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肖擎:北京取消暂住证会不会又是一颗哑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16:10 新浪财经

  肖擎

  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于近日召开。与会的相关委办负责人提到,北京正在调研是否取消暂住证,而由居住证取而代之,同时将居住证与保险、就学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

  乍一看,这一信息确实让人高兴。取消由公安机关一家来管理的暂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视作必须实施的公平之举,说明“城市里户籍平等”的非歧视性理念有希望通过公文成为一种制度保障。

  但是,如果回忆一下暂住证与居住证纠缠不清、你上我下的复杂关系,又不得不对北京的这一做法表示担忧。北京在2003年已经出台《关于实施工作居住证制度的若干意见》,表面上看对外来人员开了方便之门,实则只对有利于首都建设和发展的各级人才给予优惠待遇,倾向性明显。2005年北京公安局有关人士曾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暂住证该年7月就将取消。这虽然比只针对吸引人才的工作居住证前进了一步,但也只是让人空欢喜一场,居住证到目前为止仍撼拔不动。如今,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很是令人担心,这会不会成为另一颗哑炮?

  与沈阳、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取消暂住证相比,北京的步伐迟缓得多,当然这可被理解为首都办事就是不一样,它更加谨慎。北京是首善之区,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比任何一个城市都要鲜明,不论人性化到何种程度,都不会出现每一个进入这座城市的公民利益平等,所以即便取消暂住证,用“城市容量有限、安全警戒必要”为由将一部分人挡在首都大门之外,始终会是流动人员管理的思维主张。北京的暂住证废存话题之所以到现在还这么热,但又无甚进展,实则因为政府缺乏承担户籍公平普及化的勇气,害怕公平带给政治权力巨大冲击。

  其实政策决意要与人们见面,就应该有信心让人看到期待的结果。是否取消暂住证,是否用居住证代替,无非就是自己本国的公民从一地进入另外一地,具有天然的自由权,他不需要向任何人出示证明,不需要接受“关卡式”的盘查,大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不言自明的国民待遇。现在各地取消暂住证的程序被分解为多个步骤,每一次都“拟取消”,一大批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一年又一年地研讨、调查,但就是无法拿出确定的结果。这种做法很像是既要向人民表白普及公平的心态,又底气不足,畏首畏尾。这种“肥皂剧”看的越多,失望也就越多,到最后只会导致政治信用和制度信用的缺失。

  国人居住在自己的国土上不需要任何理由,政府突破障碍,实现这种公民权利,可以因循基本的步骤程序。但不论这个周期有多长,最终还是得有明确的结果,不能“拟”个没完。但愿北京取消暂住证的确切信息早点出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