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叶檀:干预带给油市的价格乱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9:51 燕赵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叶檀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政府、石油巨头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和对立再次变得尖锐,就像海水退潮之后,原本潜藏的巨大礁石再次嶙峋地浮出水面。

  作为石油主要进口国,在国际油价的下降过程中,各方都感受到痛苦。这是油价市场化过程中的短暂阵痛,还是在资源市场化过程中开错了药方,使得资源行业病情加重,导致各方不堪重负?

  石油行业并未随着国内市场化的进程而同步加快,长期处于停滞。1998年6月开始启动的石油市场化过程,因为2003年SARS的影响,也由于当时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政府为稳定经济,暂停了以前与新加坡、纽约、鹿特丹接轨的定价机制。此后,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总体而言,仍属行政调控范畴。因此,才有石油企业的代言人认为,调节中国油价的关键不在于石油企业,而在于政府,更准确一点说,在于发改委。

  目前的石油体系使得中国的油价长期陷于混乱之中不能自拔,一个行政主导下的行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必定会手忙脚乱、动辄得咎。

  此次

国际油价大幅下调已近两个月,有关方面却迟迟没有做出反应,既没有调低油价以顺应消费者呼声,也没有在战略储备等方面有所表示。我们听到的表态更是前后矛盾,比如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曾表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60美元或更低价格一至两个月,将会调低油价;但他随后不久就变了口风,改为中国不可能下调成品油价格。实际上,“发改委征询石油巨头关于油价的意见”的报道即使属实,等到这一行政流程结束,市场状况或许早已变化,结论自然也未必可用。

  这一体系的滞后还表现在,总是要等到市场做出剧烈反应,才能倒逼有关部门采取行动来抚慰人心。比如,去年南方尤其是广州一带闹油荒,结果被人捅出“中国汽柴油出口量不降反升”,为此,政府在当年9月暂停了汽油与石脑油的

出口退税政策;但在今年1月,受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出口利润大幅下滑的压力,不得不恢复;到了3月,在市场压力下再次停止。这既说明石油政策是在不停地调整过程中,也说明双方博弈程度之激烈。

  一定程度上而言,发改委是在代替石油企业行使市场之职,却没有相应的市场手段,回过头来还得虚心倾听石油巨头们的意见。而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倒挂、炼油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石油企业所承担的高达60%的税收成本与特别收益金,再次成为讨价还价的砝码。为弥补石油企业的公益性损失,一系列补偿性措施,如进口石油垄断权、对

加油站的排他性收购的默许、成品油批发企业的高门槛等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一一出炉。正是发改委对具体市场的隔膜,反过来赋予了石油巨头们监管者、法规制订者与产品提供者的三重身份。

  虽然石油企业一直在呼吁建立完备的市场与法治体系,但这被坊间理解成垄断者在要求更多的垄断红利。事实上,以目前格局而论,民企对石油行业只能望洋兴叹———借助垄断政策布局已定,形成明显的不公平局面后,再谈市场,难免给人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此次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让蹩脚的市场主体无处遁身。我国目前的油价定价于每桶70美元的基准,而石油企业仍旧在为炼化产业的亏损大叹苦经,以中石化计算的折合价相当于国际市场的57.5~58美元,显然有失公允。

  油价难题使我国的期货之弱、定价之弊再次曝光,真正的市场主体缺失,使我国资源行业处于危险处境。只要竞争不建立,只要消费者仍有承受能力,由于生产者与管理者的低效率而导致的高成本,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而导致的损失,将全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这是一个行政干预市场最终得不偿失的经典案例,但并非惟一案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