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郭之纯:医改新方案 模式之争是否仍是权力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19:14 新浪财经

  郭之纯

  据报道,医改新方案陷于难产状态。卫生部借鉴“英国模式”提出的“基层小病治疗由政府免费提供,一般大病靠社会医疗保障,重大疾病则求助于商业医疗保险”基本思路,受到了财政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质疑;后两者倾向于借鉴“德国模式”,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的模式。(《成都晚报》9月24日)

  应该说,对医改新方案发生争执本身是很正常、也很必要的。中国人口众多,如何保障“病有所医”,确实有非常大的难度。在这一意义上,医改新方案“难产”一些并不是坏事,新方案在经过充分争论之后再产生,远比没有争论便悄自出台更能让人觉得放心。

  而且,即便从常识分析,卫生部所提思路的缺憾也的确一眼即见:首先从道理上看,真正让老百姓“因病返贫”的多是大病。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真正需要保的是大病而不是小病。而在卫生部的方案中,小病免费,大病却要依靠商业医疗保险。但众所周知,商业医疗保险既需要平时便缴纳不菲的保费;更且,商业保险也有其一定的保险额度。换言之,商业医疗保险一是会增加百姓入保的负担,二是未必真正保得了百姓从此不再会“因病返贫”。

  其次,小病治疗由政府免费包治,有可能带来效率的低下和过度医疗的泛滥。如果由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乡镇卫生站体系承担免费医疗之责,这个极其庞大的体系难保不发生虚报治疗量、挥霍药品器材等浪费、腐败现象。而且,有许多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小病其实介于病与非病之间,有些小病如发烧等甚至不治疗比治疗更为符合医学原理,尤其考虑到中国人对抗生素滥用的普遍事实,一旦小病免费治疗,会不会造成过度治疗的泛滥和抗生素的进一步滥用?所以,“小病免费”是既不节约、也不高明的设计。

  自从几天前由卫生部传出“医改将借鉴‘英国模式’”的消息,笔者一直就存有这些疑虑。因此,当看到“医改新方案难产,卫生财政社会保障三部起争执”的标题时,笔者本能地以为: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定是看到了卫生部方案的缺陷而提出了质疑。然而,俟细看几部门争论的焦点,却又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看,几部门的争执好象也距新方案本身的合理与否 、效果如何等本质问题甚远,而是有着明显的“部门利益之争”的影子。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提出的异议是:“现在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既保大病又保小病,如果按照卫生部的医改新方案,那么现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里用来管小病的这笔钱,又该如何处置?”“将来国家用于提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免费医疗的这2000个亿,无疑就要全部交由卫生部来操作。对于这种集免费医疗的出资方和操作方于一身的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持保留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质疑确实是有道理的,“集出资方和操作方于一身”的确容易发生问题。但虽则如此,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其所真正关心的,原来是2000亿资金的管辖权!由此亦或可理解:卫生部为什么要提出“保小病、大病求助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思路,因为实现这一思路的前提,是必须建立起庞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乡镇卫生站体系———进一步则是,卫生部门可以由此而管辖起庞大的可能高达2000亿的资金!

  财政部则质疑道:“按课题组测算,2000亿只管小病,可是相应的医疗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养等等,这些难道不要钱吗?如果把这些也算进去,2000亿够吗?如果不够,那到底需要多少钱?”由此不难看出,财政部惟恐卫生部的方案是“钓鱼方案”,即一旦开始实施,财政投入便欲罢不能,有可能成为无底洞。应该说,财政部的质疑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几部门的争执,其深层原因都是为了本部门今后不落于背动,因而所谓“模式”之争,本质上仍是权力之争。

  其实,只要能让2000亿元真正发挥出效率,老百姓并不关心这2000亿元由谁来管更合适。所以,对于医改方案本身来说,这是一个最为细枝末节的东西。然而,正是这个细枝末节成为几部门争论的焦点,成为新方案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不由令人一声长叹。

  可以断言:“部门利益”不除,医改新方案永难合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