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冯雪梅:你富我就不满 仇富心理夹杂着极端表达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08:19 每日经济新闻
冯雪梅 “仇富”一直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儿,好像富人在我们中国,特别不受待见。这很好理解,一来是传统文化中,起码表面上向来不以富为荣;二来如今中国富人的财富积累和获得过程多半经不起推敲;三是为富不仁者的恶行让人侧目,时不时地开“宝马”撞人什么的,连带着那些不越轨的富人也跟着倒霉。 我一直在琢磨,“仇富”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是对社会不公的义愤填膺,是对为富不仁者的道义批评,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你富我就不满? 这三者似乎都有。将财富视为“铜臭”、“粪土”嗤之以鼻是伪清高,能做到的少。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成为富人,住好房开好车、锦衣玉食。其实现在中国人不仅不“仇富”,还“仇穷”。我们对财富的怨恨,只是缘于特殊的社会背景———由“大锅饭”转为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过程中,权力变成了财富,起点的严重不公,导致巨大的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不解决,人人都会有被剥夺感,指望社会能良性运转就颇难。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呢? 比如,“仇富”心理中夹杂的“你富我就不满”的极端表达,就很少被提及。有时候甚至是心知肚明却不说破,免得招惹一身口水。 仅仅给“富人”下个定义,就很困难。你拉板儿车,我开“夏利”,那么,我可能就是“富人”;我开“夏利”,你坐“宝马”,那你肯定是“富人”。你不能说所有“富人”都为富不仁,靠自己才干和努力,买房买车住别墅送子女出国留学的,也不少,没有理由将他们都一棍子打倒。 你能说在讨伐富人的泱泱口水里,没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吗?妒嫉倒也罢了,只怕它成了一种偏激化的集体意识。 这样的事儿并不少见:一辆公交车违章并线,把一辆私家车剐了,双方起了争执。一车的人,对私家车主群起而攻之,肇事的公交车司机却一脸得意站在一边看热闹。备受委屈的私家车司机惹谁了?谁叫你有钱买得起车而不是挤公车呢?红绿灯路口,明明是绿灯,汽车正常通行,偏偏斜刺里杀过一辆人力三轮车,紧急刹车,还是发生碰撞。人群围了上来,骂司机的,看热闹起哄的,甚至拍打车窗胡闹的,为什么呀? 这种很武断的判断,其实掩藏着危机,一句同情弱者,不能把所有的“恶”掩藏过去。有时候,穷,就是一种道德优势。比如同是超生,舆论的批评一致指向富人,有论者说,对富人实施经济处罚不管用,要以刑罚处置超生。没听说要刑罚处置穷人超生的。 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罪,也不是所有穷人都无辜。不管是“为富不仁”,还是“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这种群体性的判断,都可能不正确。 造成贫富的原因中,有多少个人因素?即便起点完全平等,也不存在任何不当竞争,由于个人禀赋、能力的差别,必然也是有人富、有人穷。完全的自由竞争的结果,照样会有贫富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潜意识。不妨做一个极端的假设,把所有财富、土地、资源,全部均分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实现彻底的平等。从此以后,大家自由竞争、自由交换,若干年后,照样有人开“宝马”有人拉板车。 社会不可能“你有我有大家有”。造成贫富差距的制度性因素,诸如权力介入、起点不公、不公平竞争等,必须得到纠正和调整;与此同时,其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像劫富济贫、吃大户、红眼病之类,也一样需要纠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