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吴洪森:新农村建设亟须制订新土地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09:59 每日经济新闻

  吴洪森

  中国的农业面临瓶颈,卡口就在土地制度,包产到户能否适应当下农业的发展需要,是一个有待澄清的问题。

  中国粮食生产在七十年代之前增长缓慢,解放初期,小麦亩产只有130斤左右,稻子只有300斤。到七十年代,经过种子改良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粮食产量开始显著增长,尤其进入八十年代,化肥、农药和种子改良的效能提高,粮食增幅更快。目前小麦和水稻每亩单产在高产粮区可以达到1000斤,在中等产粮区也有七八百斤,与解放初期相比,每亩产量翻了三倍。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的情况是,农民普遍缺乏种粮的积极性,他们宁可将土地抛荒,进城打工。不少地区抛荒高达百分之五十,抛荒三分之一的比比皆是。农民为何不愿种粮呢?简单的说就是划不来。一则农产品经济效益差,二是现代科技让产量上去了,可种粮成本的增幅却大于增产带来的收益。

  目前每亩地的种粮成本,小麦每亩成本投入需要250元左右,按中等产量区每亩小麦收成700斤,每斤收购价0.6元计算,卖粮收入是420元,扣除250元成本,纯收益只有170元。种玉米的纯收入一亩地也只有120元左右,一年两季,一季玉米一季麦子,一亩地加起来的收入只有300元多点,即使高产粮区也只有五六百元。种稻的情况和种麦差不多,而这些还都是按照正常年景风调雨顺时来计算的。而进城打工一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是种粮的10倍以上。这种局面,谁还有兴趣种粮?

  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粮食总产量,使13亿人能够吃饱肚子,却不能使种粮食的农民免于贫困。现代科技的高成本与包产到户分散化的经营方式是无法匹配的。只有大量减少种粮人口,采取规模化农场式的运作并加以现代企业化的管理,将现代农业科技与机械化结合起来,才能获取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现代科技在中国农村不但没有解决贫困问题,还产生了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由于持续50多年过量施用化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已经从建国初期的50%降低到现在的1%都达不到。更严重的是,化肥由矿石加工或者石油提炼而成,内中含有重金属,长年累月积累已危害到人的健康,影响农产品出口。除此之外,农作物生长需要100多种元素,而化肥就只有氮磷钾等少数几种元素,长期使用已造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乏,农作物口感差,免疫力、抗病虫害能力差。

  在新西兰,由于海草、海带、海胆这类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的海洋生物被冲上海岸,当地政府补贴渔民让他们废物利用,将这些发酵后再浓缩成营养成分齐全的新型液体有机肥。使用这样的有机肥料,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还能改善农作物口感,改良土壤的板结状况。

  可是,小农经营的中国农民不关心大米的品种和质量,只关注产量。因为个体农民只能交售稻谷而不能出售大米(国家规定,上市的大米要通过S900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个体农民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农民在自家的地里多施几十元的有机肥料(打到大米的成本里每斤不过几分钱),国家收购价却不会因此而增加,农民没有兴趣投入。

  现代科技对农村所起的作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目前都已经达到了极端。当初化肥、农药和包产到户带来的好处,随着农业实际收益的下降,已经不能再产生刺激生产力的作用,粮食总量在二十年内迅速增加的历史将由于大量土地抛荒而结束。

  检讨农村包产到户的经济政策,重新制定出适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农村政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