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郭松民:福利制度借鉴西方经验又何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8:22 新华网

  郭松民

  看了社科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先生大声疾呼中国不能“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的报道 ,我不由得哑然失笑:要维护富人和精英的利益,也得有点新创意,总是玩这种“稻草人诡辩术”,也未免太老套了吧?

  所谓“稻草人诡辩术”,是辩论时常用的一种战术。基本做法是把一个明显荒谬的观点强安在辩论对手头上,然后再煞有介事地进行批驳。在我看来,遭到郑先生痛扁的“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就是这样一个稻草人。因为对中国的国情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现在就让中国的福利制度“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是很不现实的,郑先生把这个稻草人竖起来之后,就轻而易举地将所有主张建立向底层民众倾斜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人,划入主张“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的那一类,使之漫画化。他自己可以批得振振有辞,别人就只能三缄其口了。

  不过,虽然不能“看齐”,但借鉴总归是没有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借鉴西方的“优秀文明成果”吗?以我之孤陋寡闻也知道,无论是哪个西方经济学流派,没有谁主张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相反,他们都认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著名的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更认为,增进社会总福利的方法之一,就是将钱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里。他是这样推理的:同样一个单位的货币,对一个大腹便便的富人的福利可能是1,对一个饥肠辘辘的穷人来说福利可能就是100。因此如果将这些货币转移到穷人手里,两相抵消,则社会的总福利将增加99。从这样一个原理出发,庇古甚至主张实行收入均等化的政策。

  当然,我们不可能采取“收入均等化”这样“极端”的政策,但我们难道不能从庇古的理论当中获得一些启发吗?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位居世界的前列,假如我们也承认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社会的总福利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征收累进税、

遗产税
奢侈品
消费税等,小小地降低一点富人的福利,大大地增加社会的总福利呢?这样的政策,如何能够被贴上“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的标签而被否定呢?

  郑先生认为中国在福利制度方面不能向西方学习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西方福利制度教训多”,自己也在改革。但我觉得郑先生刻意忽视了这样一个区别:如果说西方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从摇篮到坟墓”,因为过于完备而使财政不堪重负的话,那么中国福利制度的问题则是过于简陋,很大一部分人还不能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很多地方连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都做不到。中国和西方的福利制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正在削减福利不能成为中国不提供福利的理由,这正好比别人需要吃

减肥药,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摄取必要的营养的理由一样。这么简单明了的问题,郑先生真的不明白吗?

  一般来说,中国的某些精英们总是惟西方的马首是瞻的,“与国际接轨”就是他们叫得最响亮的一个口号。因此郑先生这次高调反对向西方看齐,就显得格外不同寻常。但这些年看得多了,我也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凡是有利于精英和强势阶层自己的政策,诸如MBO、XX产业化等,他们就主张“接轨”;凡是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政策,如最低工资、全民低保等,他们就主张“国情特殊”,不能“接轨”了。郑先生这次的精彩表演,不过是再次验证了我这个印象罢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