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易宪容: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是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7:26 每日经济新闻

  易宪容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过热,无一不是国企投资过热的结果。因为在那样的制度环境下,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所有权合一,国有银行希望通过信贷扩张来完成任务而不承担风险,自然会把更多的钱贷给国企(如果加上政府劝导及干预,国有银行更会顺水推舟);由于都属国有,国企不仅敢借(因为借了可能不还),银行也愿借(因为有问题由国家来承担)。国企从国有银行借钱,考虑的不是资金成本而是资金的易获得性。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肆无忌惮贷款成为常态,而国企贷款增长必会促使一波又一波的投资过热。

  1998年国企改革以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除了国资委管理的一百多家大型国企之外,民营经济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的数据,国内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迅速增长到6亿元。私营企业占内地企业的总数已达到60%以上,创造了中国GDP增量的60%,解决了中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半,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80%以上。它提供了中国税收的五分之一、地税税收的一大半、中国出口的五分之一,国企民营化也带动了不少地方的经济发展。

  但是,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大。这种比重偏大,不是表现为传统的国企留存下来的家数,而是公司最终所有权的归属。曾有研究表明,到2004年底,在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国有最终所有权所占的比重达84%。

  更严重的是,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行业,处处都能看到国企或国有控股公司的身影,国企不仅成为许多垄断性行业也成为不少竞争性行业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比如,

房地产业应该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但各个地方最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国企。

  国企在各行各业中占有重大的比重,还表现在新的制度条件下,通过政府权力来控制资源、垄断资源;表现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如研究表明国有控股越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就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业绩越好;还有研究表明国企对于效率有明显的负作用),表现为国企粗放型及掠夺性地使用资源,在短期内突出业绩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我们现行的银行体制,也顺应了现行的国有企业比重过高的经济格局。在不少国有银行看来,企业与政府的背景越深,政府对企业的信用担保就越牢靠,风险就越低。早些时候各家银行“捆绑贷款”就完全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为担保的贷款。加之目前国内银行体系或是分散化(国有银行的地方分行化),或是地方化(全国各地方都在建立自主性很强的地区

商业银行),这都给各地国企及各地区的超速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正因为国企与地方政府、国有商业银行有这样的联姻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尽力聚集当地的资源到国企来发展地方经济,形成当地所谓的龙头产业,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又会以这些国企当作其利润增长点,发展出相配套的盈利模式。国企、地方政府及银行合力,投资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方投资过热也就平常了。从内蒙古电力违规项目的情况来看,为什么各家银行都会争先恐后地向这些电力项目贷款?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国内不少银行有几百亿元的资金流入这些违规项目?关键就在于国有控股企业、地方政府及银行之间的联姻关系。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哪个地方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高,这个地方投资的增长速度就一定会加快,而该地区的经济效率也会相应降低。如东北地区、安徽及山东等地。

  总之,目前国内经济过热、投资增长过快及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既有政府的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过高之原因。如果不降低过高的国企比重,不仅会出现一波又一波投资过热,而且会成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