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朱冰尧:征地先斩后奏却能上车补票根在地方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07:38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朱冰尧

  “先斩后奏”在过去的戏文中往往是表现地方官员果敢决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含义。而且由于结果又往往是替皇上解忧,自然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像包公、七品芝麻官等均是其中典型,皇上最终也是认可其行为,封官赐爵当然不在话下。

  但现在的一些地方官在征地过程中却是极为擅长使用“先斩后奏”,“逼迫”上级部门最终让其“先上车,后买票”。这些地方官员的所谓“果敢决断”实际上正在败坏着中国各级政府的决策体系。本来在国家土地管理方面,政策法规不可谓不多,监管机制不可谓不严,只要“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征地问题绝不可能像现在这么牵动中央决策层的心。但怪就怪在一些地方官认为“天高皇帝远”,为了自己的政绩前途,不惜“逆上”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妄图造成既定事实,从而以“土地已经占用,农民已经补偿,企业已经入驻”为由,让上级主管部门在“稳定压倒一切”、“不批会造成混乱或损失”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补票”的决策。

  地方政府在做出“先斩后奏”的举措前,一定会有“充分”的理由:什么为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啦,什么为了地方百姓的脱贫致富啦,什么“先发展,后规范”啦,诸如此类。打眼一看,确实是“大公无私”的发展理念,也会让一些职能部门产生恻隐与怜悯之心,糊里糊涂在“发展”的大旗下做出了违法与违规的事情。

  当然,不可否认,通过“先斩后奏”和“上车补票”确实让一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卖地让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腰包”迅速鼓了起来,政府官员们的工资有保证了,“形象工程”有资金了,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有“圈地”基础了,满街道和村镇的楼堂馆所都建起来了。上级领导来检查,这就是“政绩”,这就是“发展”,这就是“改革开放与新思路”的成果。

  但仔细看看当地的经济,就会发现这种“仔卖爷田”式的发展之路存在着诸多隐患。首先是,缺乏认真规划的土地征用项目肯定“先天不足”,许多早期圈起来的所谓“开发区”,现在都面临土地荒芜、项目寥寥的困局。其次是,“先斩后奏”式的征地往往法律手续不全,容易引发诸多争议和纠纷,而一旦打起官司来,政府又往往不在理,无形中也造成政府诚信的损伤。第三是“上车补票”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进度,一些地方政府不惜损害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不到位和挪用补偿款的事情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先斩后奏”式的征地为地方官员提供了广阔的可以施展的“寻租”空间,缺乏先期监管和严格审批的征地过程自然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因此,征地“先斩后奏”却能“上车补票”根子在地方政府。同时,放纵地方政府敢于“先斩后奏”的根源又在上级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上级政府及其职能管理部门对于这种“先斩后奏”式的征地方式有时候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一旦“木已成舟”,也会采取种种理由让“补票”得以成功,毕竟那也是“自己的孩子”,下级政府政绩上去了,自己的政绩自然也就上去了。其中的“连环套”让“先斩后奏”和“上车补票”成为土地管理中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好在国家正通过土地督察员等外力方式,试图打破“连环套”中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相信类似这样的举措一定会给地方政府管理注入脱胎换骨的清醒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