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易宪容:央行调控在计划经济阴影下无法自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07:35 每日经济新闻

  易宪容

  2006年上半年国内经济、金融数据公布之后,虽然中央表示,要关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资过多、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但一些职能部门仍然认为,目前国内的经济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下,中国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不是其他。甚至于有人说,目前中国的投资率过低,要增加投资。

  实际上,中国的经济过热十分严重。赵志君的研究表明,2001年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4%,最近几年的政策目标在7%-8%之间,但2003-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别达到10%、10.1%、9.9%,2006年上半年达到10.9%,明显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经济过热的现象非常明显。

  虽然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70个大城市上半年的

房价上涨仅5%左右,但实际上被严重低估。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京市一季度房价上涨为7.1%,但从北京建委的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同比上涨19.2%;如果更细化东直门区域,2003年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为9997元/平方米,2005年达到了15506元/平方米,涨幅为55%,年均涨幅为24.5%;海淀四季青区域2003年的普通商品房价格为6484元/平方米,2005年突破了万元大关,涨幅为61.2%,年均涨幅为27%。而各地的房价快速上涨,必然会推动各地
房地产
投资过热。

  面对过热经济,各地政府纷纷声明本地经济没有过热,希望中央政府出台有保有压的政策。这样可以保自己地方的经济不因

宏观调控政策之影响,而一味压他人之过热,其政绩也寓于其中。但是地方政府追求GDP快速上涨的结果是投资与产出高于利润最大化的潜在水平或均衡水平),而资本收益率低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水平,从而导致社会的低效率。

  对于银行来说,与地方与行业的投资冲动“联手”,一则可以配合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则可以为银行的信贷冲动找到合适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信贷冲动有十分的理由,同时银行也能够在这种信贷冲动中大获其利。一旦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投资冲动、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联为一体,央行的信贷政策与目标也就化为泡影。

  这就是谢国忠所指出的“白箱危机”。即如果把亚洲金融风暴看作是一场当时看不清原因的“黑箱危机”的话,那么目前中国金融环境所面临的就是一种“白箱危机”。即对央行来说,看到目前中国的金融问题所在,看到事情的内幕,但是对这些问题却无可奈何。

  比如,央行明知针对目前的宏观调控,银行利息调整是最有效的方式,却无法下手。由于央行在加息上没有动作,或央行的加息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导致目前市场不加息的言论十分盛行。不少媒体与机构由此找出种种目前国内不宜加息的理由,如加息会让扩大内需沦为空谈,加息无法为人民币改革保驾护航,加息也不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因此,加息对宏观调控的效果十分有限且有负向影响。对此,我曾多次指出,这些不加息的理由是不成立的,而中国宏观调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跳出计划经济的思维框架。

  比如,有人提出,对于目前国内的宏观调控,最合适的调控手段是“行政对行政、市场对市场”,即目前中国的经济过热是由于行政方式引起的,因此国内的宏观调控也得用政府行政方式来解决。本来市场机制完全有能力来调整这种产能过剩,但不少职能部门把调整产能过剩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这样这些职能部门的审批权力也就大增其色。而央行使出不少宏观调控工具也在计划经济阴影下无法自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