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吴木銮:九四财税制度不调 中国地产之魔难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6:45 新浪财经

  文/吴木銮

  一九九四年税收政策不改,房地产调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施行。

  2006年07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一文称,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交报告:房地产税收减少和出口退税增加,使得该省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浙江省地税部门上半年征收的房地产业税收同比仅增0.57亿元,房地产业税收对该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仅为0.5%,去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地税收入214.9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税收4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77%,且占比首次超过20%。到去年6月底,房地产税收首次跃居浙江地税第一大税源——去年上半年浙江地税收入396.4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税收比重上升到了21.9%,达86.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但到了去年下半年,房地产业税收额及税收增速双双下滑。

  相对于浙江而言,房地产涨幅一直居全国前列的深圳和厦门的财政收入今年一月涨幅却分别达到了65.2%和49.2%。

  一九九四的税制改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税收中中央分大头,地方税收增长乏力却成为当前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浙江的房价在当地财团的支持下,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比中国其他地方要早一步。因此,去年房地产业税收占比曾超过20%(浙江的情况还比较乐观,其他省市的房地产业税收占比大多在40%附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业养了地方政府。但是,出口退税政策却拖了地方财政的后拖,《第一财经日报》的上述报道表明,浙江已成全国增值税“收不抵退”现象最严重的省份。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出口退税344.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2.55亿元,增长36.8%。因此,在房地产税收增长不快的情况下,浙江的财力增长当然比不上房价上涨快的省份和城市。

  在一九九四年的分税前,地方财力比较强,中央财力甚至出现赤字的苗头。但是,一九九四年国税和地税分设之后,农业税成了地方财税的主力。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农业税引发的各种争议此起彼伏。之后,农业税在入世的压力和农民的抗争下在2004年左右陆续取消。在中国出口导向的政策近年来不可能有大变化的情况下,出口退税一直给地方财政做减法,沿海几个省份尤为明显。因此,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甚至想改善官员的福利,地方政府除了发展制造业,房地产业自然是其重点支持的行业。

  《第一财经日报》引述浙江省财政学院一位专家的观点认为,房地产业作为税收主要来源后,只要房地产市场“伤风”,财政收入肯定会“感冒”。

  有这样的“表里”关系,地方政府当然愿意担当支持房地产业的“马前卒”。而要求房地产业降温,无疑就是在从地方政府“虎口”中“拔牙”。因此,今年的五月份,一个在当代中国知名度并不高的福州,房价涨幅突然位居大连、深圳、呼和浩特之后,成为全国房价涨幅第四的城市。新华社的文章表明,增幅第三名的呼和浩特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是房价上涨的有力助推因素。而福州则是在当地住交会期间公布市政府东迁的新闻导致东区当日全线上涨。

  因此,要想房地产

宏观调控落到实处,必须重新检视地方税收的构成和九四分税的合理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