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叶永春:完善改革比坚持改革的提法更有凝聚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6:41 新浪财经

    叶永春/文

  一种提法,特别是决策层的提法,它是一个政策信号——提示出未来的政策走向,以引导人们的实践;它又是一面理论旗帜——要统一各方思想,使尽可能多的人团结在这面旗帜下。因此,要求在提法上必须精练、准确,否则,会引起人们的疑惑与思想上混乱。

  改革二十多年来,可以用“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八个字来概括。只提成绩、不谈问题,或只看到问题、不看到成绩,那都是片面的、不实事求是的。前段时间,社会各界对改革存在问题反思的大讨论中,既有要求纠正某些政策失误的合理呼声,也有抓住失误以全面否定改革的错误倾向。在此背景下,重复坚持改革的提法,可起到制止错误倾向蔓延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此举也会加深人们的疑虑——下一步改革是否会沿着原来路径继续进行?失误是否会得到正视、得到纠正?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能否再提意见与建议,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与其重提坚持改革,不如改提完善改革,或至少在坚持改革后面,加上不断完善的提法,这会更贴近实际,更有凝聚力,可以团结更多的人自觉投入到改革中去。这是因为:

  1、完善改革的提法,它既包含了坚持改革的原义,也包含了正视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勇气,和解决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决心;它不但与否定改革的倾向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回应了要求纠正失误的呼声。因此,它更具大气感,更有凝聚力!

  2、每种提法都应符合它特定的历史条件。在改革初期,当一些政策的效果还未完全显现出来时,如果半途而废会前功尽弃,那时必须要提坚持改革,直至结果水落石出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但当一些改革结果已显现出来,特别是结果不理想时,我们还能继续提坚持改革吗?此时需要提的和做的应该是改进或完善改革。

  3、可避免引起人们思想混乱。改革是对原有形态格局的变动,它是个中性词,因为,变动后可以比原有的好,也可以比原有的差。改革不等于不会出现失误,因此,提出完善改革并非多余。将失误归于改革的成本缺乏说服力,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即使是改革不可避免要付出成本或代价,那也是有大有小,我们为什么不能付出最小的成本或代价来达到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法本来就有多种多样。对方法问题的探讨是值得赞许的,决不能将“如何改革”的探讨,划到“否定改革”的那一块,现已不是文革时期,这样做只能是帮倒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防“右”,也要防“左”。

  4、完善改革的提法更符合实际。现尽管没提完善改革,但事实上,提出“

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等,这些都是在不断完善改革。如果我们把改革看成是一种工作、一项事业,那改进与完善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从过去的革命,到现在的改革,改进与完善始终是实践中需要极为重视的问题。不断完善,这不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观点相通,而且,也是实际工作的要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