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尧:资源品卖方市场中如何获得中国话语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1:33 中国产经新闻 | |||||||||
撰稿/本报评论员 朱冰尧 如果说去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甘愿忍受71.5%的“超级”涨价;那么,今年的谈判中国更像是被激怒的孩子,宁死不认19%的涨幅,即便会成为买方市场中的孤独守卫者和殉道者。
占据国际铁矿石市场的43%,却在价格谈判桌前没有一点话语权,这不得不让中国谈判代表们感觉“颜面无光”。虽然有关部门态度强硬地抛出“决不接受涨价19%”的言论,但得到巴西淡水河谷的冷淡回应后,作为铁矿石买方大户的中国声音就显得虚弱了很多。 这时候,19%这样的数字已经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国际资源品市场上的买家大户怎么就能这样窝囊地失去了话语权? 实际上,这样的“窝心事”说起来也不奇怪。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初级品市场缺乏价格话语权,一直是被动接受卖方的价格要约。这样的情形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在资源产品方面,仍然是卖方市场:国际原油市场、 铁矿石市场、有色金属市场均是如此。 而对谈判最多表现出“胜算在握”的理由是:中国连续8年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铁矿石需求占国际市场的43%,在短时间内这一数字还可能升为45%,任何卖方都肯定不愿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中钢协高层甚至表示:“请不要忘了买方市场时期,想让中国买你们的矿石,还要给企业回扣呢。”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理由,毕竟大客户是要掏腰包的,谁愿意赶跑自己的摇钱树呢?但看看中国上游资源的涨价实际状态就会发现,价格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向好,特别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于石油、钢铁等资源品的需求量强劲,而全球制造钢铁的原料又比较集中于巴西和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巨头手中,价格受相对垄断的大卖家控制是最现实的问题。 在供求关系中,垄断的大卖家拥有较为强硬的价格话语权,而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却恰恰成为最致命的弱点。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卖方市场状态下,卖方需求越大,价格话语权越小。“中国因素”确实带动了卖方市场,让资源品买方陷入价格螺旋式上升的陷阱。 另一方面,从2000年开始,国际铁矿业进行了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形成了CVRD、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三分天下的格局。铁矿石供应事实上被垄断,这强化了卖方市场的卖方地位。加之国外相当一部分钢厂积极参股铁矿,又减弱了买方力量,强化了卖方力量。比如,去年日本新日铁之所以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每吨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协议,就是因为日本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股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的铁矿,成为铁矿石涨价的受益者。 当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中国还是要利用自己大客户的身份,积极与这些铁矿石巨头建立全新的谈判机制,从而实现有利于我的铁矿石定价体系。比如,中国可能决定从印度等现货市场采购更多的铁矿石,尽管这可能导致中国企业的短期成本上升,但却可能从此改变整个市场格局,从长远上削弱铁矿石生产商的定价能力。 但从长远来看,仅仅表达强硬态度和做好谈崩准备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抬高在国际资源品市场的谈判砝码,要在谈判桌前拥有实实在在的“硬货”。比如我们更应该拥有大量的海外铁矿石资源。日本的钢铁公司拥有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40%左右的股份。这样即便涨价使钢企利润受损,但上游利润却可以弥补企业的损失。 参与投资、控制上游资源,无疑既保证量的供应,也可以把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目前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联姻的难度却极大。6年前的“买方市场”,中国企业错失了良机: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处在持续近10年的低迷期之际,我们没有介入资源品市场,现在在卖方市场状态下,要渗透其间就会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扩大铁矿石来源也是摆脱寡头控制的重要措施。2005年,在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中,澳矿占41%,印度矿占25%、巴西矿占20%,矿石来源比较狭窄。因此,要加大与印度、俄罗斯等铁矿石大国之间的合作,通过资源品供应的多元化赢得买方的真正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