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陈旭敏:央行要冷静决策 中国经济可能药不对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09:22 新浪财经

  陈旭敏/文

  冷静!一定要冷静!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1%、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6%、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刚刚公布的五月份金融运行和投资数据,似乎宣判了中国央行四月底“升息”政策的
死刑。

  可以肯定的是,接踵而来的各方面压力将再次把中国央行送至火山口。事实上,一些“经济学家”的“乌鸦嘴”和媒体的“鹦鹉舌”已经在相互鼓噪,继续升息、上调准备金率,这些沉碴正在泛起。

  但是,尤其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公众,都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能让中央银行在压力下决策。

中国经济热度不减,不一定是药量不够的原因,很有可能根本就是药不对病。在目前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应是央行独臂苦撑,而必须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四轮共驶,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很显然,继续提高贷款基准升息绝不是一个好主意,甚至是一个馊主意。再加27个基点?36?或54?加27个基点,也许会重蹈旧辙,如果再加54个基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拍案而起的将是国资委,作为国家股东的代理人,商业银行大幅吞蚀国有企业的利润,肯定会引来利益博奕,而且,对于目前需要大力解决就业的中央政府来说,投资“偏”热、国有企业利润下滑,哪个体大?哪个更容易解决?

  事实上,目前中国基准贷款利率短期上调的空间也非常有限。目前中国的基准贷款利率已达5.85%,远高于目前伦敦LIBOR和香港的HIBOR,13日这两个同期限利率分别分5.50%和4.91%,即使美元和港元的贷款利率可以加点,但人民币的贷款上调有多少空间?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如果国内商业银行退出,结果肯定是多数企业投进国际资本的怀抱,届时中国外债将会激升,外汇占款继续增加。2004年10月中国央行的加息就是前车之鉴。

  另外,即使贷款基准利率继续上调,可以肯定,在目前中国积极拉动消费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同步跟进的可能性极小,利差扩大,商业银行肯定掩面偷着乐,贷款冲动有增无减,而目前国内投资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基本不会考虑资金成本,干柴烈火相遇,央行的升息政策只能再作“壁上观”。

  相对于升息,提高准备金率似乎是个较优选择,但是,在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商业银行资金苦乐不均的情况下,“一刀切”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根“大棒”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动用,否则已经动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货币市场利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如果央行上调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肯定会激升,收益率曲线将迅速上移,到时金融机构持有的固定收益产品将会雪崩,而国际短期资本却会闻腥而来,去年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效果前功尽弃。事实上,本周一年期央票收益率水平已经反弹至2.48%,三个月央票收益率达2.1777%,均升至15个月以来新高。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国央行保持目前政策的稳定性,以常规的公开市场加上定向票据的发行,加大回笼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力度,同时配合“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解决目前投资过热、金融运行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加速、稳定地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和企业债市场,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范围,从而分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及风险,事实上,五月份居民储蓄增幅减缓就是股市走牛分流资金的结果。

  与此同时,中国在动用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启用灵活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暂时延缓一些预算内投资项目,同时配合于税收政策,这样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微观投资主体,又可以回避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缺的不是灵活的货币政策,而是灵活的财政政策。

  “十一五”开局、换届选举、奥运在即,本轮经济再次趋热,原因复杂,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周期的因素。但是如果让中国央行在政治任务和经济稳定、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的多重目标下进行决策,同时还要兼顾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货币政策将在部门利益博奕中牺牲自已的独立性。 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来源:FT中文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