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中国改革应坚持试错法 但应该超越摸着石头过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11:58 新浪财经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中国能在未来几十年里维持经济增长率吗?除了政治因素外,其经济战略方面也有若干课题。中国要做出许多重大抉择,为了自己,也为了世界其它地区。

  中国的经济增长战略有三个显著特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转型、非同寻常
地紧密融入世界经济,以及高水平的投资及投资增长率。

  中国制订政策的方法往往被称为“渐进式”。但世界银行(World Bank)驻北京代表处的赵敏表示,用“经验主义”来定义可能更合适,即中国在政策制订方面依赖试错法(trial-and-error)*。

  但其方向仍是朝向市场化的,尤其是就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而言。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额已上涨了70倍,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增加了5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也从0.8%激增至7.7%。

  去年,中国贸易额占GDP比率几乎与韩国持平,尽管韩国人口只相当于中国的4%。同时,中国的贸易比率是日本或美国的3倍多。此外,其经常账户顺差2005年达到了GDP的7.1%。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全球规模最大。

  中国不仅比日本在贸易上更加开放,而且远比日本更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日韩两国培育了自己的世界级企业。而中国则依赖于世界各国的领先企业。去年,中国的外资企业创造了58%的出口额。

  为绕过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企业造成的障碍,中国一直将依赖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手段之一。尽管总投资占GDP的比率上升至45%,而

中国经济增长并未加速,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公共部门能优先获得信贷。

  在一份值得注意的新报告中,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指出,私营和外资企业创造了中国GDP的52%,但只得到了27%的银行信贷**。鉴于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一种严重的扭曲。该报告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前5年,中国每增加1美元收入,需要3.3美元投资,但自2001年以来,这一数字是4.9美元,“比亚洲小虎经济体在高速发展时期所需的投资金额高出40%”。

  中国的增长不仅依赖高投资率,而且依赖投资率的不断增长。但中国已非常之高的投资率能上升到什么程度?在某个时刻,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投资增长快于消费增长的格局必将终止。

  中国的活力也依赖快速增长的出口部门的效率。过去10年,中国出口额的年趋势增长率比世界贸易快1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速度必将在某个时刻大幅减缓。

  此外,如果不是油价在近年上涨,去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将达到GDP的10%。鉴于中国具有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和令人惊叹的高储蓄率,不难预见,其年度经常账户顺差将在不远的将来达到3000亿美元。

  因此,中国将面临艰巨的经济挑战:在国外,中国必须与其它方面合作,管理其崛起的影响;在国内,中国必须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一个相当大的危险是,中国出口激增、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以及庞大的经常账户顺差,激起对抗情绪,尤其是在美国。然而,同样重要的旨在提高私人消费和投资效率的改革,目前私人消费只占GDP的45%。

  那么,重要的问题在于,渐进主义是否仍是迈向未来的最佳方式。在最近一份颇有创见的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和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对这种假设提出了挑战***。

  摈弃渐进主义的理由之一是,国际环境不可能长期保持默许态度:要求中国在汇率和经常账户方面加快改革的压力肯定会增大。同样重要的是改革的政治层面:既得利益的反对,令改革举步维艰。某种“一步到位”的方式可能更有效。

  中国经济的变化,也使渐进主义更加危险。随着经济更具市场导向,已推行改革的某些经济领域,会因其它领域改革不力而面临风险。例如,汇率控制比10年前更为松动。在资本流入国内之际,对外汇市场大规模干预,有可能造成金融体系内资产负债表严重失衡。

  同样,随着自由化的发展,由政府支撑的银行业承担另一轮坏账的风险将上升。而且,正如上述麦肯锡报告中所指出的,金融系统高效率运转的许多制约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因此,改革需要一个综合方法。

  简言之,中国需要更加均衡的增长:增加消费并减少投资(并降低投资的浪费程度);减缓出口增长率,缩小经常账户盈余;建立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缩小外汇储备;以及建立效率高得多的金融体系。

  中国在近30年里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应坚持试错法,但应采取更大胆的尝试。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两位作者所主张的:“现在可能该超越摸着石头过河了,而是应在改革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对外开放与中国汇率体系的演变:经验主义方法》(External Liberalis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Exchange System: an Empirical Approach),www.worldbank.org.cn/English/home.asp。

  **《令中国资本运转:金融体制改革的价值》(Putting China’s Capital to Work: The Value of Financial System Reform),2006年4月,www.mckinsey.com/mgi。

  ***《使中国的增长范式现代化》(Modernising China’s Growth Paradigm),2006年3月,www.imf.org。

  作者简介: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资深编辑 (associate editor)和首席经济评论员。他对全球经济有着精辟的深刻分析,获得了国际上各界广泛普遍的承认赞赏。在 2003 年度“最佳商务记者奖”评奖中,他荣获“十年杰出成就奖 ”。沃尔夫先生197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然后,他到世界银行任职工作,并于1974年出任世行资深经济学家。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每年一度的 “世界经济论坛 ”的特邀评委成员。

  译者/李裕 (来源:FT中文网-FTChinese.com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