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又一次金融保卫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16: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文/陈雨露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最后一家股改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从中央银行到农业银行自身,从政策层到学术圈,对中国农业银行的改制方案都有着各自的看法。概括而言,可以分为两类:整体改制与拆分改制。每一种方案中又包含若干个子方案。
一是整体改制。即沿袭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方案,对中国农业银行实施集团化改造,谋求整体上市。这一方案基本代表了农行自身的愿望。理由是: 1.联结城乡金融市场,可以利用庞大的交易网络为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2.保留农行的品牌价值; 3.减少社会震荡。 但不足之处是:政府需要为农行改制支付高昂的成本,加重财政负担。 二是拆分改制。具体而言,拆分改制又包括两种子方案。 子方案一,将现有各省(市、区)分行升格为总行,从而使得农行变身为多家地方性银行,分别实施改制。这也是盛传的中央银行向国务院提交的方案。在此说法中,总行将被取消。而有些学者则进一步建议保留农业银行总行,将其转化为一家国有投资公司,作为汇金公司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负责对省域银行注资,行使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能,此外还负责资金清算、银行卡、基金托管等业务。理由是, 1.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来自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应当由中央财政负责,而农行不良贷款多是因支持供销社、乡镇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而形成,应当由地方财政承担部分责任,从而增强地方政府推动农业银行改制的积极性; 2.管理链条缩短,提高了经营效率。缺点是, 1.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违背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2.加大金融风险。资产质量较好的分行,因为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加之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竞争力受到削弱。而资产质量较差的分行,往往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原有问题无法化解,而地方政府的干预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很可能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 子方案二,将农业银行分成几个大区,按每个区资产的优劣情况,分批分次进行处理,好的资产可以优先改制上市。如有人提出将农业银行分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大区,以及农业银行自身曾经提出的分拆为四个大区,沪苏浙粤四省优质资产优先改制上市后,再来推动质量较差资产的改革。优点在于降低了财务成本,质量较好的资产只需要国家少量注资就可以实现改造,解决了一次性彻底处置大规模不良资产的困难。缺点在于操作上存在着难度。裂变为两个法人后的农行,东部地区的股东对于推进中西部地区农行的改造没有动力,甚至会予以阻挠。 中国农业银行改制是一次“金融保卫战”。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没有遭遇过金融震荡与金融危机的国家。事实上,我国也曾经数次遭遇过险滩。然而,1985年,1988年,1992-1993年虽然接连发生了经济过热,但是在国家有力的宏观调控下,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出现经济过热—泡沫累积—泡沫破灭—经济萧条的链条。1997-1998年,虽然投机大鳄咄咄逼人,但并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香港保卫战”的成功也避免了金融危机经由香港波及内地的灾难。 然而,中国农业银行的改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收官之战”,事实上是又一次“金融保卫战”。 首先,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最差,资本充足率最低,股份制改造的难度最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金融风险的累积。即使将农业银行“化大为小”,转化为多家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中部分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也有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就这一问题,不乏生动的案例。例如,1929-1933年闻名于世的美国大萧条的导火索就是,几家发放农业贷款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由于收成欠佳导致严重的坏账损失,引发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如果不分拆,那么如此庞大体量的金融机构的健全与否,更会关系到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中国农业银行的改制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不仅承担着扶贫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等政策性或者准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并且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农村专业化的贷款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9000亿元,农行61%的机构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如果农业银行的改制出现问题,将对农村金融体系构成极大的威胁,进而对攸关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农业银行制度改革有三个关键点。 无论整体改制,还是拆分改制,在农行的股改中,必须关注以下三个要点。 1.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宜早不宜晚。 农行股改的关键不在于政府买单,更为重要的是完善内部机制和约束能力,建立全新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银行改造为健全的、市场化的商业银行。而解决不良资产存量和充实资本金只是股改的一部分。因此,农行股改久拖不决,意味着真正的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建立,新的不良资产继续产生,资产质量持续恶化,资本不断遭到侵蚀。中国农业银行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将越拉越大。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前,银行业将全面开放。农行若不尽快进行股改,面对蜂拥而进的外资银行和众多内地金融机构的崛起,其处境将会更加危险。其后果只能是金融风险和改革成本的累积。 2.要正确估算农业银行的市场价值。 农业银行的基础的确非常薄弱,不仅体现在其高额不良资产和过低的资本充足率上,而且体现在其落后的内部控制机制方面。然而,在农行股改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定位其市场价值。农业银行不仅有着品牌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以及农村金融领域的经验优势,而且在银行卡发卡量、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债市通交易量、基金代销规模、国际结算和结售汇业务增长率等业务指标上都位居国内同业首位。只有正确界定农业银行的市场价值,才能实现通过股改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3.应当加大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力度。 自广东发展银行启动重组方案后,包括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国际金融集团在内的国际著名金融机构都加入了对广发行的争夺战。2006年初,以花旗银行为首的财团获得与广发行的第一谈判权,以241亿的报价收购其85%的股权,虽然由于政策障碍,这一方案尚未获批准,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报价之下广发行的市净率高达2.27,比建行吸引战略投资者时1.9倍左右的市净率还高出20%。 广东发展银行作为一家陷入困境的银行,受到如此青睐,反映了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对中国金融市场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受广发行重组的启示,在农行股改过程中,国家可在吸引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政策上予以更大的空间。这样,一方面,参股的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增长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较为落后的农业银行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为国内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效率和活力。(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