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叶檀:经济学家不顾事实的指手划脚已令人生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07:01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厉以宁日前在与贵州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只经历了从小农意识到小业主意识的第一次飞跃,现在必须有第二次飞跃,即从小业主意识转变到现代企业家意识。还指出,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都不对,应该平行发展。

  厉以宁一向对民营企业主颇为同情,可这回却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国资与民资应该和谐共处。这大概是目前经济学家在社会公平与垄断国企回潮压力之下的柔软体操,不过,这恰恰反映出某些人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坚持真理,不为外界所动。如果他们的柔软术能让情况变得好一些,倒也有些现实的功利价值,问题是,以退让并不能换取民企的生存空间。

  如果中国人少地多、资源丰富,也许可以做到,但不幸情况刚好相反,因此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争夺战中,既有国内企业与国外资源巨头之间的竞争,也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有国内民企与垄断型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石油、资金等社会资源经由行政之手汨汨流向垄断国企时,我倒是想知道,两者怎么和谐共处、平行发展?当年的茂化实华因为不满中石化的原料提价要求,只能停产,最后以全面妥协了事,成为2005年国人经济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和谐共处是一种愿望,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应该提出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愿望的方法,也可以基于详实数据与理论模型,提出某种观念,比如由于资源与人力的局限,目前社会无法承担两种经济模式平行所耗费的大量社会成本,等等。厉以宁先生研究过经济伦理学,但毕竟主业是经济学家,越界去对社会提出道德希望,并不能让人对经济学家四字心生敬意。

  至于民营企业家转变的问题更是如此,事实上,由于民企以中小企业居多,更新换代频繁,导致大多数民企未脱襁褓状态,而部分幸存者早已在市场与权力之间玩得溜熟,当然对企业产权的重要性十分清楚。这在鲁冠球家族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与厉以宁先生本人一样,他们的下一代大多受到西方教育的训练,某些人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信徒。至于为什么他们会落入产权陷阱,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这很像龙永图近日的高论,强调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关键是提高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且主要还是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市场化进程如何。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就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竞争机制,并且强调政府要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全文来看,龙永图也是在为民营企业着想,但显然他认为自己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可以超乎企业家的市场直觉之上。

  其实,中国民营企业生存最好的地方无非是政府对经济的行政性规制最少的地方,在温州形成了民间金融、形成了互助组织、形成了产业规模,但这时却有人(不是龙永图,而是另一些政府决策专家)跳出来横加指责,说温州民营经济无法完成升级换代,没有创新力量,应该由政府加以引导。

  请问这是温州经济的错误吗?当温州资金膨胀至一定数量四处寻找投资方向时,是谁为掩盖经济失序关上了一扇扇投资之门?又是谁忽视了中国劳动力职业素质有限的基本现状,以苛刻的技术创新要求他们?

  当民营企业家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占据了国际的小五金市场、打火机市场,证明了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挑选企业家的功能时,这些指责的手指最好能够及时收回去。

  经济学家不顾事实、毫无理论根据的指手划脚已经令人生厌,更令人生厌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自认为有远高于市场与企业经营者的智慧。事实上,如果厉以宁先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些具体谈判之术,或者谈些官场见闻,或者以学者身份提出一些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型,既有利于己、也有利于经济学、更有益于社会。有心的读者当然能理解,本文并不专指厉以宁先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