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就业问题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教育部领导的用意不可谓不好,无非是为了让我等大学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更快地找到工作,但如果“普通劳动者”指的是商人、公务员、科学家等之外的普通工人、职员甚
至农民,恕我直言,我没有丝毫意愿聆听这位领导的意见,也没有丁点意愿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从我自身来看,我寒窗苦读15年,不就是为了毕业时能找个好工作,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从我父母的角度看,他们在农村做点小生意,起早摸黑供我读书,每年上万的费用,不也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吗?都说付出总有回报,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与金钱,可是到头来却只能做个“普通劳动者”,这公平吗?
可是实际情况不然,在最近的就业指导会上,院领导言之淳淳:我们上一届的就业率实际上只有60%(书面上的数字又是一回事),这还算上了考上研究生的人数。
都说人类享有四大自由,其中之一就是“免于匮乏的自由”,可现在,当我们尽我们所能作出了巨大努力时,仍然得不到优质的发展机遇时,却被告知要敢于做“普通劳动者”,我们怎么甘心啊!
雷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