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銮:地方政府为何要强托房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4:31 新浪财经 | |||||||||
最有可能向邹涛们求饶是政府 文/吴木銮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5.5%,其中,大连、呼和浩特、深圳涨幅超过10%。
宏观调控近一年,虽然有个别地区的房价有下降的迹象,但大多数的城市却是在宏观调控期间涨得最疯。一方面是一些楼盘一天一个价,买房者排成长龙;另一方面,个人住房消费信贷迅速下降,许多地方待售房数量迅速上升。不要说民众无可奈何,连专业人士也感到匪夷所思。按照传统的说法,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当大量房子空置、无法出售时,房价应该下行,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有两个原因: 一、买涨不买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多次发生百姓抢购各种日用品的事件。大多是因为群体的涨价预期产生抢购心理,而一旦到了事件尾声,往往是价格大幅下滑但是无人问津。宏观调控开始时,上海、北京的高房价受到指责,但同时也给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房价上涨的借口。看涨的同时,许多开发商甚至政府部门也一起趁机造势。于是各地的房价接连攀升。因此,宏观调控无意中成就了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高房价的局面。 二、地方政府出于财政收入考虑硬托房市。新华社近期的一篇时评称,“有的地方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放任自流,监管不力,甚至与开发商合谋推动房价上涨,这种行为亟待纠正。”在之前的一篇评论中,我曾经详述了近期发生在福州的政府托市行为。4月13日,福州市第14届住房交易会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日,交投量很少。当天福州城乡规划部门召集新闻单位,告知福州的规划要进行调整。4月14日,福州当地有影响力的媒体同时在头版报道:“福州市行政中心将移至东部新城。”当日,在未来行政中心附近的房价一路走高。当地媒体报道,“在规划中的新行政中心旁的海润滨江花园,开盘价仅4800元左右,目前楼价已攀升到近7000元/平方米,除了自身品质、开发商的运作外,行政中心的东迁规划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何福州政府部门会做出如此明显的托市行为,道理很简单,当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房地产的增值收益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楼市“繁荣”,还可以提高GDP数据、财政收入,提升官员政绩。正是这种内在的利益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托市方面手法不断翻新。 深圳人邹涛“五一”前在网络上开展的“不买房行动”迅速扩展到全国。许多人也在分析,邹涛的倡议如果能够被多数人的行动所配合,那会产生什么的后果。通常的逻辑会是,房地产开发商最有可能向邹涛们求饶,因为他们的损失可能最大。甚至有些人还天真地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者与政府较劲般的强硬炒作将被终止。但是,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向邹涛们求饶恰恰是地方政府。我国庞大的市一级政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央、地方财政分家之后就变得非常脆弱。一方面是财收收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人员大量增加。因此,像福州这种地方,一旦房地产交易跌到最低值,那直接的后果就是许多政府部门揭不开锅,政府官员当然着急了。 现在到乡镇政府去,你就会发现,乡镇政府官员们最在乎的就是重振乡镇企业雄风,上各种资源企业,原因何在?农业税的消失让他们感到生存的困难,于是要千方百计寻财。地方政府特别是市政府也是如此,如果房地产市场倒了一半,这些官员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当前要打破房地产高位不下的结,只能回到政府改革上来,而且是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