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方浩:孔子PK章子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21:04 新浪财经

  方浩

  “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以上两句,是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新周刊》关于“贩卖中国文化”专题中说的原话。后经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的引用,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人“真是要拍案而起”了。据了解,对张教授石破天惊的如是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占到了99%。

  诚然,孔子影响中国千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而章子怡则是当代的一个电影明星,两人处在不同时代,不在同一水平位置,根本不能做比较。另外,从文化思想含量及历史影响、历史地位等各方面来讲,章子怡也绝对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但我想99%持否定态度的人100%是没有理解张教授的真正用意。章子怡是现代现实生活的符号,孔子则代表着中国传统。章子怡和孔子的比较的确毫无意义,但现实与传统进行比较,则就成了意义格外重大的事情。因此,与其说是孔子PK章子怡,不如说是传统在PK现实。

  社会,需要不断进步,而且是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但进步的源泉在哪里?方法与手段又是什么呢?曾经有段时间,有许多人在面对中国问题的时候,希望以西方的模式来解放本土的事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相对于西方社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导致了照搬西方模式适用的失败。实践证明,此路不通。于是,人们转移了视角,开始关注起中国自身悠久浑厚的传统思想文化。最近几年,国学兴起,

传统文化,几乎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局面,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然而,不管是取义于西方,还是问鼎于传统,实际上都是缺乏创造力,创新思维衰竭的表现。

  模访西方与因袭传统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对生活无益,根本就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泉头活水,才有长流清渠。那么,这泉头活水又是什么呢?答案是——现实生活。只有现实生活,才是进步的源泉,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求创造,求创新,才能不断的通过解决问题,扫除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强调现实,注重生活,并不是说要排斥西方文明,漠视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对各种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进行甄别与筛选,能用的则用,不能用的或搁置、或毁弃。概而言之,现实生活才是创新的沃土,离开了现实生活,任何事情都将无从谈起。

  文化也是一样的,现实文化是现实生活的产物,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必须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整个中国文化才会发展起来。实际上,张颐武说“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这样一句话,正是对某些人只重传统,不关心现实生活,甚至蔑视现实文化的批判。对于张教授的这句话,我想不妨可以改成:“要像重视传统文化一样重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