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刘海明:谁来破解造桥僵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21:30 新浪财经

  □刘海明

  9日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项海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炸掉南京长江大桥几乎没有可能。(《重庆晚报》2006年5月10日)

  某专家建言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的消息,在国内引起的反响不算小了。这个话题引起全
国桥梁学术会议的关注,也很正常。项海帆院士就这个问题表态,并提出可考虑“接肢”手术(假如真有必要的话)的建议。至此,“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的专家建议,基本被否定了。

  笔者评论的兴趣并不在这里。从要不要炸掉南京长江大桥,让与会的国内著名桥梁专家们大发的一番感慨,也许最有意义。据介绍,“片面追求第一”,已经成为中国建桥的一种新怪象。于是,有了专家所说的“造桥僵局”一说。“造桥快了设计速度跟不上,上面下命令必须几个月之内拿出设计方案。”中国的桥梁之所以“千桥一面”,原来是被行政命令压着赶工的结果。桥梁设计被迫“赶工”,建设桥梁要不要赶工,比如说,在哪个特定的节日前完工?从构思、画图到建筑,如果都行政命令敲定一座桥梁的“生日”,最终桥梁的“爹娘”们不得不靠夜以继日“突击制造”,生出来的桥梁何止是面目跟“孪生兄弟”(专家坦言,不得不借鉴别人的既有成果),桥梁的质量更可怕!看来,“造桥僵局”的实质不是桥梁专家设计桥,不是桥梁建筑工人造桥,而是有许多行政指令在“造桥”。说得再难听一点,所谓“造桥僵局”,无非是“长官意志”造桥的代名词。

  的确,“造桥僵局”,和行政力量干预干系很大。不要说建桥梁有僵局,修路同样有类似的烦恼。市里领导一开会,桥梁、道路、大楼哪天竣工这个“黄道吉日”,他们说了算。不管预计的这个“临产期”科学与否,老板要交货,当伙计的就不敢讨价还价。可见,只要走不出行政命令越俎代庖的怪圈,只要摆脱不了长官意志的左右,“造桥僵局”的现象就不大可能消除。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领域的类似“僵局”,也是如此。长官有任期的限制,有作出不凡政绩的内在驱动力,哪管桥梁设计和施工是百年大计还是千年大计,他们要的是“五年大计”(一个任期),至于以后这个桥梁的寿命如何,则考虑的不多。

  建于隋朝的河北赵州桥,距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

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当时修建赵州桥时,假设当地的官员也逼着匠师李春赶工,赵州桥能不能存活到今天?

  “造桥僵局”现象的普遍存在,从某个角度也反映出今天的桥梁专家和建设者们,脊梁没有李春这个匠师硬。设计桥梁也好,施工建设桥梁也罢,造的不纯粹是一座桥梁,而是一个时代的风貌。赵州桥证明了我国古代造桥技术的精湛,证明了那个时代的桥梁设计者和施工者的敬业精神。如今的人啊,架不住一个命令,便抛弃了自己的人格、良知和名誉,服从命令成了时尚。

  指望行政干涉桥梁设计、事施工进度当然重要,桥梁专家和建设者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敢于说不,对破解“造桥僵局”,当更有效。一句话,挨骂、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坚决不能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