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争论中专家的常识性错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4:24 南方都市报 | |||||||||
经济人之苏振华专栏 国企改制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是最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如果说网络上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则民意几乎是一边倒地认定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与此同时,有一批经济学者对此坚决予以否认。真相到底如何,争论远未停止。最新的报道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国企改制过程中并不存在明显的国有
从这则短短的新闻透露的信息中,可以判断这是一份技术性很强的报告,由于报告并没有全文发布,目前还无从对报告的科学性做出全面的评估。但从报告的执笔人刘芍佳博士的相关发言中,大致可以看到这份报告包含了两个关键性观点和一个研究结论。观点之一是,“大部分国有产权全部转让改制的企业所支付的价格,实际上与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相当”。观点之二是,“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要看转让后,长期来看是否能够创造利润、税收以及就业机会是否增加”。我猜测,这份报告是基于以上两个关键性的判断标准,通过实证调查得出了“绝大多数”国企改制并不存在资产流失的研究结论。 国有资产是否流失,需要一个判断标准,标准选得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网民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基于生活常识的判断。对于这份技术性的研究报告,我相信其研究逻辑一定是可信的。因为报告的执笔者刘小玄和刘芍佳的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在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严肃论文。但就报道表明的两个核心观点(我将其理解为研究的理论假设)来看,却大可质疑。以是否按照净资产值转让国企股权和国企改制后的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作为改制是否存在资产流失的判断标准,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判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终极性标准,只能是国企股权的转让价格是否合理。但什么样的价格才能够被认定是合理的?一般来说,某种商品或某种资产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多少,根本就没有一个公认合理的客观判断准则,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或资产的价值,其判断是不一样的。商品的合理交易价格只能通过充分自由的竞争来认定,不同的买家根据商品能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报出一个他愿意接受的价格,出价最高的人才能获得购买资格,由此形成的价格才是大家都必须接受的合理价格。就此而言,净资产值根本不足以作为成交价格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这是基本的财务常识了。 百度公司去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首发上市时,每股净资产值是1.01美元,上市当日的发行价是27美元,收盘价为122.54美元。试问,我想以每股1美元购买百度的股票,李彦宏会卖给我吗?当然,或许可以认定百度是在美国上市的网络公司,是特例,美国人钱多人傻,不足为信,国企的买卖价格应该与之不同。那么可以看看国企股票在中国市场上的买卖价格是多少。在大陆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价远高于净资产的比比皆是,也不提了,大陆市场是不规范的市场,可以认定是“炒作”的结果。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移动的每股净资产是13.75港元,4月24日的收盘价是44.85港元,市场成交价也是远高于每股净资产值,国资委能以13.75港元的价格将股份转让给老百姓吗? 报告的核心观点之二,以国企改制后业绩是否增长来判定转让价格是否合理更是南辕北辙。的确,在资产定价理论中,未来收益是定价的重要基础。但未来收益越高,则只能说明转让价格必须更高。若是国企高管们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一家盈利前景良好的企业,只能说是高管们捡了一个大便宜,但对国家来说,则是明明白白的国有资产流失。 判断国企改制过程中是否存在资产流失,须看国企改制的过程是不是公开公平,其制度上的要求就是任何买家都可以参与竞买报价,这是判定是否存在资产流失的唯一准则。中国国企的MBO,实际的操作过程是“高管”们通过形形色色的“渠道”与“有关部门”商定了一个购买价格,在公众看来全然就是一个私相授受、暗箱操作的过程,如此改制,无论其成交价格几何,均可认定其中存有国有资产流失。网民们对改制的质疑,无非是从常识出发认定改制过程是不公正的。接受了良好专业训练的专家们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令人费解的是,在一份技术上可能是无懈可击的报告中,专家何以犯下如此低级的常识性错误? (作者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专栏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