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设置了涨价的听证议程 民意已输了大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10:36 中国经济时报 | |||||||||
曹林 在公众一片对出租涨价的反对声中,舆论一片对听证会的质疑声下,北京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会将如期举行,这次租价调整方案简单概括:一是将1.60元/公里车型租价标准调整为2.00元/公里;二是建立油价与租价联动机制。4月18日该市发改委对外公布了出租车租价调整申请方案,4月26日将召开听证会。19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代
尽管厌涨民意如此沸腾,尽管听证代表态度如此坚决,但凭着对中国式听证会的经验明白:再多的代表反对,再强烈的民意抗议,也挡不住涨价意志的推进和方案的实施。公众对景点借节日涨价可谓深恶痛绝吧,可哪一次民意成为过胜利者?对水电油涨价的反对更是强烈,可又何时起到过阻止作用。其实用不着再走什么听证过程了,设置了涨价的听证议程,民意就已经输了一大半。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设置了涨价这个听证议程,就已经把民意置于非常不利的守势,而出租车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攻势,涨价本身体现的就是出租车公司的意志。在“涨不涨价”这个听证会议程下,代表们围绕的话题只能是涨不涨价,其他问题,比如车份儿钱太高、公司的垄断利润、政府的特许经营权等等,这些都将成为边缘问题。而在涨价议程下,民意代表强烈反对的结果,至多只能使涨幅小一点,比如设定的标准是2元/公里,最终可能是1.9元/公里,而不可能不涨。 最关键的是,涨价的听证议程,要求反对者对出租车公司的运营成本要有清晰的了解,因为把握住了成本信息,才能扼住涨价的咽喉——可这方面的信息恰恰是倒挂的:想涨价的出租车公司对自己的运营成本最清楚,恰恰是反对者对这些很不了解,他们只能靠想涨价者提供的成本信息对想涨价者进行反驳,想涨价者怎么会向听证会提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呢? 其实,最应该进行听证的是“降低车份钱”这个议题。首先,舆论对这个话题已经喊了几年,全国人大上也提过N次议案,至今未见有公信力的回应;其次,从均衡博弈的角度看,对这个议题进行听证也是正当的,享有政府特许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处于某种强势地位,必须用使他们处于“守势”的议题来均衡各博弈方的身份势差。 面对舆论“降低车份钱”的呼吁,北京市运输管理局称“出租车份钱不能降低”,并举了好几个理由——为什么不首先对这个议题听证一下,而只是单方面就独断地宣称“不能降”呢?显然,听证会设置什么议题,本身就需要先行听取民意,而我们缺乏这种听证会理性,议题往往是按强者意志设置的。“涨不涨价”议题对老百姓最不利,所以说,设置了涨价的听证议程,民意就已经输了一大半。 民意另一小半的失败在于听证会安排本身,因为我们的听证会根本就没有说清楚“怎样的听证结果就可以阻止涨价”,最终的决定似乎与听证结果关系不大。 一个有公信力的听证程序应该让参与者明白,怎样的听证结果就可以阻止涨价意志。比如,老百姓要求出租车公司提供某些信息,而公司没有提供,涨价方案就不能实施;或者是进行投票,反对票达到多少张就可以阻止涨价方案的通过——我们的听证制度在这方面是很模糊的,这方便了强势一方对最终结果的操纵,使听证沦为一种形式:听证会反对声再强烈,最终涨价方案也会“依法”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