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打破垄断非得靠破坏性动力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9:10 每日经济新闻 | |||||||||
叶檀 每经评论员 油价上涨引出各地层出不穷的相关行业价格听政会,但正如童大焕先生所说,所谓听政会已沦为民意掩盖下的垄断价格遮羞布———可以预料,只要没有针对油价的真正约束力量,在听政会这一美丽的面纱之下,新一轮涨价会蜂拥而出。
虽然上游产业垄断在不同市场有具体的分摊方式,不过,只要市场博弈各方力量悬殊,所谓成本分摊,不过是成本一级一级地向弱势群体分摊而已。以此次出租车调价而言,既然两大前提条件不能改变———油价上涨幅度没商量,出租车份钱不能降———博弈的方向只剩下乘客的消费底线和政府的补贴底线。 其实,何止出租车行业,只要目前经济结构不变、垄断不除,所引进的花样繁多的市场博弈手段,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摆设。那原因就在于,在公开的市场博弈之前,真正能决定市场方向的的行政博弈早已完成。比如,对于迟迟难出的燃油税政策,发改委与交通部门、地方政府、税务部门各有说法,纸面信息透露出行政部门之间的硝烟”,一旦众口一词,博弈过程宣告完成,拉过民意的大旗,就可隆重推出。 在垄断企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这种借市场博弈、以保护各方利益为名,让垄断利益取得象征性合法地位的做法,恐怕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特色。 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二战结束之前的日本,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市场丧失公平竞争、垄断企业恶性膨胀,这成为美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日本发动战争直接掠夺国外资源的重要原因。 日本不得不经历战后“二次市场化”的洗礼。当时,盟军最高统帅部下决心在日本推进经济结构层面的改革,奠定日本政治与经济民主的基础。麦克阿瑟致力于打散权力阶层,以低价赎买大地主土地出售给佃农的“土改”政策,培育合法而理性的劳工组织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效,但解散财阀的努力却宣告部分失败。 1945年的解散财阀计划,建议解散主要的家族控股公司,强迫主要的董事和经理辞职;成立一个独立的“控股公司清理委员会”来促进解散。不久,成立控股公司清理委员会,充当旧财阀商行的证券控股公司,并以公平的价格出售这些证券。与此同时,盟军最高统帅部对三井等财阀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限制,禁止财阀家庭的成员在他们的公司中继续担任要职,并解散了这些财阀控制要素分配的诸多协会。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和富士工业公司这五家被点名的财阀公司和另外四十家被列入解散计划的企业,不得不把60亿日元的证券(大约相当于日本公开发行证券的15%,总共控制着1110个子公司),移交给控股公司清理委员会。 配套法律应运而生,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督促下,日本国会在1947年4月通过了经济力量过度集中限制法,要求解散一些大公司,禁止私人对贸易进行垄断,并规定了公平贸易的办法。 但这一政策猝然而止。日本国内财阀的坚决反对,与日本民众看不到眼前利益而对购买财阀证券兴趣不大,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解散财团计划的内容披露后,遭到了来自美国财政界的严厉批评。当时,决定日本经济走向的博弈发生在美国国内。这使得日本财阀改革失去了外界压力,财阀轻易使经济结构部分地恢复了原有体制,以至于不得不在50年后进行第三次彻底市场化的洗礼。 日本战后打破垄断有成有败,得远大于失。回到当下,我们该期待谁来打开垄断之门?难道非得依靠麦克阿瑟式的外界压力,和经济萧条这样的破坏性动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