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书奴和房奴谁造孽 转轨经济的奴隶预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7:5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毕舸 “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月薪近半低于1500元,新‘读书无用论’抬头。”“31.8%房贷族成‘房奴’,月供占收入的50%以上。”近日的这两则新闻虽然似曾相识,却依旧激发了网友们的怨愤。别说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好多年的“老三届”来说,拿着依旧微薄的薪水,肩负沉重的生活负荷,心中恐慌与焦躁,已经构成大多数人无法幸免的
人们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起薪越来越低,工作越来越难找”的关注,并不在于大学生群体的身份标志,而是在就业市场,劳动力价值普遍被低估的背景下,大家急切地想寻找一个希望的出口——作为具有一定学历的社会群体,应届大学生基本还是集中了社会的优秀青年。如果连这样的群体,都会遭遇求职无门,或者廉价到极点的无奈与凄凉,人们很容易产生“对比性遭遇”后的挫折和失落感。 房贷族都是拥有相对稳定收入、社会地位中等以上的人士,可“3成房贷族成‘房奴’”的残酷现实,成为绝妙的讽刺。当初被“美国老太婆购房故事”所激励的国人都以为,贷款买房是幸福的开始,却没想到变成了梦想的结束。 无论是因为巨大落差而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工作多年,被房贷勒紧了脖子的白领们,都沦落为一个“奴”字——“书奴”寒窗苦读,背了一屁股“读书债”,结果“一纸文凭闯天下”的美丽幻想,被残酷的就业事实冲击得稀里哗啦;房奴”拼命工作,买完房子后发现以往的积蓄荡然无存,而此后的人生就此被套牢在“还债”上面。 这种集体性的“被奴役状态”,恐怕不能简单归因于市场经济机制使然。市场经济本身并不会劫富济贫,但也不会必然地走向劫贫济富。笔者近日看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大连万达集团老总王健林再次坦承,目前的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暴利”这个词也可以套用在就业市场。许多企业以雇佣高中学历应聘者的薪水,对大学生求职者挑三选四,种种稀奇古怪的就业歧视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套相应的对雇主制约制度。无论是早成国际惯例的起薪制、工会集体谈判机制、解雇赔偿机制,均无法在中国就业土壤中生根发芽。以“打杂的工钱”雇佣大学生,以“吃剩饭的资格”雇佣民工,不正是赤裸裸的资方暴力与暴利么? 有经济学家指出,目前盛行“转轨经济学”的“奴隶预设”——总是假定“转轨经济”中的人们就像奴隶一样,既不知道也无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于是在本该流行讨价还价机制的市场经济中,强势者认定“抢劫”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弱势者则只能乖乖放弃选择之权利。“奴隶预设”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如此完美,不能不说是没有相关制约制度、或有制度无执行的悲哀。 (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