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谢国忠:当心更强劲的硬着陆 紧缩可能无作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7:28 每日经济新闻

  谢国忠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的贷款在2006年第一季度大幅提速。非金融部分的新贷款占2006全年目标的一半。地产作为抵押品的贷款与估值比率已经上升。股票作为抵押品比以前更受欢迎。贷款优惠政策似乎促进了贷款的加速,变化的贷款政策暗示中国金融政策在有目的放宽。我们相信不大可能有宏观层面的收紧。

  对于发生的一切,有两个可能的解释。国有商业银行今年正在准备IPO。他们有增加贷款以支持IPO的动机。如果这是主要动机,贷款增长可能在2006年下半年逐渐停止。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欲支持因去年销售疲软面临现金流问题的地产开发商。如果这是主要因素,该趋势可能不会在2006年下半年放缓。

  贷款趋势在2006年下半年多少会有所减缓。但是今年的贷款目标很可能超过4000亿到5000亿元人民币,这将把GDP增长率推高1.5到2个百分点。

  硬着陆风险再次上升

  总消费贷款(包括抵押贷款)在2006年第一季度增加了43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2.3%,只占2006年第一季度非金融部分总贷款增长的3.9%。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抵押需求疲软,都暗示中国的住房需求已经达到顶峰。但建筑仍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在增长,2007到2008年很可能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地产行业是决定中国这一轮经济着陆的重要因素。

  目前一轮的刺激再次增加了硬着陆的风险。如果出口减缓加上地产因素,经济的硬着陆几乎不可避免。

  宏观紧缩可能不起作用

  中国可能正处于一个巨大的陷阱中。对人民币未来升值的预期使中国的利率保持在低水平,这导致了经济泡沫的膨胀。

  中国需要改变其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发展模式是政府增加投资,反过来刺激出口增长。增加的出口收入提供政府进一步投资,导致消费不足、社会压力增加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加剧。

  最近几个月出口的持续强劲增长和贷款拉动的投资正在恶化中国的不平衡状况。我们继续盼望恰当的政策调整。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民工状况得到改善之前,在作为中国消费潜力的家庭财富得到增长之前,GDP增长可能会强劲,但渴望得到的经济质量和可持续性却不会达到。

  (郑洁根据研究报告节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