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阿蒙:政策暧昧才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本质原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4:10 新浪财经

  阿蒙

  似乎心有灵犀。相隔不到一个星期,两大权威研究机构分别就房价抛出了看法。

  上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06年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将比2005年下半年的增速水平略强,商品房平均价格年涨幅预计将在6%左右。

  报告称,全国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从2005年全国房地产总体市场价格走势看,国家相继出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导致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持续放缓,这种市场态势还将延续3-5年。未来一年中销售价格将低速增长,但房价只存在增速快或慢的问题,整体房价持续涨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土地市场长期趋紧造成的市场长期供给短缺和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高引发的房地产需求不断扩大等,都是房价不断提高的原因。

  在此,《白皮书》认定了两个“铁律”:一是,房价继续上涨没商量,而且这个没商量还将延续3-5年;二是,土地市场长期趋紧是房价不断提高的首要原因,至于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高是原因之一则很难成立。众所周知,土地掌控在政府手里,可见国家相继出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对房价上涨起到实质的抑制作用,或者说没有调控到位。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牵头,大陆和台港澳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增强,目前房地产价格过高、偏离应有水平最严重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厦门。《蓝皮书》指出,一般来说,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会比竞争力弱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高,但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增强。《蓝皮书》还指出,虽然房地产高速增长会导致城市经济较快增长,但若房地产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有效需求,就会降低经济运行效率,而城市经济的低效率,也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于此,《蓝皮书》指出了房地产价格过高、偏离应有水平,以及即将带来的负面后果。

  尽管如此,两个“皮书”都没拿出什么办法或良方。对这个问题,有几个观点倒值得商榷。

  萧灼基认为,市民买不起房有两个原因:一是收入低,第二才是房价高。他说,目前我国工资水平还较低,所以提高工资水平,特别是提高工薪阶层、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才能解决"买房难"的问题。降低房价不如提高收入。政府还要给中低收入者各种优惠。贷款要给予一定照顾,降低首期付款,降低按揭利率,这样可以鼓励中低收入者买房。在此,萧灼基说法应了一句老话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难道叫中低收入者不吃不喝解决"买房难"?即便提高工资水平,又能提高多少,钱又从哪儿来?抑制房价叫政府绕圈子买单,可能或可行吗?萧灼基说来道去根本就没指到点子上。

  林毅夫认为,房价贵是永远的,不管在哪个国家,百姓总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购买到一套房子。而由于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从长远来看,百姓对房屋还是有相当需求的,因此房价不会大幅下降。林毅夫还表示,政府应增加普通人买得起房子的供应。他认为现在很多房子标准非常高,有必要增加普通住房供应量,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这个调整需要靠市场。话说,商人惟利是图,就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现状,市场已经完全扭曲,指望所谓市场不是与虎谋皮吗?

  易宪容指出,要想抑制房产涨价,最根本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银行

存款利率调高,一个是开征
房地产税
。这两点做到了,房地产价格马上就会下来。"我们目前对于银行利息的调整微乎其微,利息过低才导致了房地产泡沫。" 2006年房价涨跌,完全在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在于政府以税收政策及以要素市场的变化来调整房地产供求关系,特别是央行的利率政策。话说,国内存款居高不下本来就是银行负担和隐忧,所谓调高存款利率怎么可能呢?而开征房地产税,地产商不会水涨船高?届时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吃亏的依旧是消费者,抑制房价只能又成枉然。

  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解铃还须系铃人——由政策扭曲的市场,还得由政策去匡正!一句话,管理层在房

地产政策和措施作为的暧昧,才是房价不能回归合理价位的本质原因!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