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王青松:改革不可动摇 在理论反思中推进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0:43 新浪财经

  王青松

  恩格斯有句警世省人的话:“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和平崛起于世界东方,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必须把改革进行到底,而且要有中国人的理论思维。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呢?不晓得读者诸君是否有过如此追问。哲学上有认识对象和和信仰对象,以此观之,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对象,因为它是个客观存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信仰对象,因为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后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它是未来社会形态,尚不可知,是理想而非现实。既然是认识对象,是不是真理,不是由哪一个伟大人物说了算,而是要经受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裁判!既是认识对象,即便是真理,也会受条件所限;时代不同,国情不同,所受教育和思维定势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然有差异甚至于相反;而且时代不断发展前进,人们认识必然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然要不断修正。所以,修正主义不可避免。其现实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斯大林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用革命的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在并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俄国实则是贫穷落后的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贬之为修正主义者的伯恩斯坦及其后继者走议会道路,用和平过渡方式在瑞典、挪威等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运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的全部成果,构造社会主义。这就好比做房子,修正主义者用钢筋混凝土盖起高楼大厦,马克思主义者只能用一砖一瓦盖个平房矮楼。历史现实正是这样鲜明的写照。反思过去,我们颠倒搞错了,视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对象,至高无上的真理,像宗教教义一样,固化于神龛殿堂,奉为神示,句句是真理,一句项一万句,遇事查本本,以本本为根据,凡是违背本本的就批判为“修正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只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描绘一个蓝图,一座空中楼阁,斯大林以他自己的理解构造社会主义模式,搬到小农国家这样的现实土壤中来建设与实践,往后,中国和其他一些小农国家相继效仿,照抄照搬,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结果不言自知。

  无疑,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真理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正像地球上有许多形态迴异的奇峰险境,需要我们在不懈的探索中去发现!我们后人绝不要像宗教教义那样把它当作绝对真理而加以固化,他揭示了真理,却没有穷尽真理,更没有结束真理!否则还要我们后人干什么呢?!尼采说得好:“上帝死了!如果上帝存在,——还有什么可创造呢!”

  无疑,改革举措,就是“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判断,开拓出一条认识真理的新路,当然也不是平坦大道;而今改革倡导者们一个个仙逝了,面对21世纪,我们后人惟一选择就是与时俱进,继续开拓创新!

  历史上许多改革,有不乏成功的范例,但多次都归于失败。为什么?传统理论归之于强大的反对改革的旧势力反攻倒算,其实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对于改革的目的、意义,没有从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去认识和把握,提出纲领性理论原则,仅仅是革除弊政,就事论事地改。

  我们认为,就哲学意义而言,改革就是自我否定,否定僵化的教条式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本身应该就包含理论反思,在不断反思中的前进运动。在社会学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革命,一场看不到刀光剑影的不流血的革命,就是调整社会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目的就是在当今的条件下重构社会主义,重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或者说重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新体制新模式。赫鲁晓夫不懂,戈尔巴乔夫也不全懂,所以他们的改革虽有所成效,但都归于失败。

  1978年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进行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提出“事实求是,解放思想”,就是对传统理论的反思,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和舆论准备。从这一点上说,改革的旗帜,就是理论反思的旗帜,高扬“事实求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正是高举改革的旗帜,从总体上设计、重构社会主义新体制和新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中国的改革节节取得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20多年稳定地高速增长,令国人鼓舞,但并不尽人意,问题和矛盾也不少。多数认为是改革不配套,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我们看来,主要是改革理论滞后。由于意识形态作祟,害怕触碰传统理论,一味的“摸着石头过河”,碰上理论问题,采取不争论原则,绕道而行,因而对改革实践缺乏理性认识。如今,改革进入转型期,党中央决心继续推进改革,国人共同反思,在反思中超越,前进!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