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山:丁学良没有资格评判中国的经济学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0:11 新浪财经 | |||||||||
丁学良似乎认为我没有资格参与“中国合格的经济学究竟有几个”的讨论,他说我作为“一家非学术类杂志的主编,也出来评论经济学规范.....” 我想问丁先生,谁更有资格参与讨论呢?
我一直说我是经济学的票友,尽管主编一本核心期刊。我一直热爱经济学,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写过一些经济学教材,出版过经济学文集,也参加过中国经济学年会等等。我对经济学还比较外行,也许,作为一个研究经济学的人,我也有评论经济学界一些事情的自由。 丁学良先生不给我这样的自由,不知道为什么?难道丁先生是中国经济学家资格评审委员会的主任?是公民言论管制小组的组长? 如果从专业角度讲,我倒是觉得,丁先生没有资格评判中国的经济学家(当然,他有资格讨论)。丁先生研究社会学的,却将手脚伸到经济学领域,指手画脚。跨专业评判学术,这是度么危险的事情啊。 可是,丁先生偏偏认为自己很懂经济学。丁学良说:“我本人按照国内的标准,老早就是经济学家了。” 丁先生所谓的“国内的标准”,从来没有公认的,不知道丁先生从那里得来的。 不妨看看丁先生的论据——“1978年11月,我的文章已经发表在《经济研究》的头条,你知道第二篇是谁吗?孙冶方!1949年以后国内影响最大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而《经济研究》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学刊物。” 丁学良不懂这样的道理:此一时,彼一时。在现在,《经济研究》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学杂志之一(之所用了之一,是因为,《经济学季刊》等刊物,质量更高)。但是,当时中国的现代经济学研究遭到了破坏,政治挂帅,搞什么专政等等。《经济研究》上不得不充斥大量的政治色彩的非经济文章。丁学良在《经济研究》1978年第11期发表的文章题为《发展生产力是消灭三大差别的最有力的杠杆》,就是其中的一篇。读者阅读了,就会知道,这是一篇政治方面的议论文,而非“经济学论文”。 不可否认,中国一些经济学家不得人心,我也非常赞同中国应该清理“祸国殃民的经济学家”,但是,不能否认他们是经济学家。类比说,近代的周作人,做了汉奸,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是很有水平的“作家”。 我早就指出了,丁学良新提供的标准,实际上是某些大学评定教师职称的标准或者“排名标准”,而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经济学”的标准。 在国外,看一个人是否是“经济学家”,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但是,有公认的定义。我曾经说,关于“经济学家”的定义,必须遵循“权威”的说法。何谓权威?就是经济学词典的说法或者国际通行的说法。众所周知,经济学词典,所下的定义是公允的定义,个别人的看法是不会收录到词典中的。所以,词典就是词语定义的权威说法。 业内比较认可的经济学辞典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该词典的“经济学家(Economist)”这一辞条下,让读者参阅“重农学派(Physiocrats)”。“重农学派”辞条也未直接解释“经济学家”,只是说:“重农学派可以算是经济学家的第一个学派。他们活动起来,像一群有组织的思想家,他们想要影响法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他们被指责为一个宗派,因为他们严格忠实于他们的大师魁奈的经济理论和意见”。由此可见,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就是一伙研究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的人,他们可以是职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如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中许多人都另有养家活口的职业,属于业余的经济学家。 再看美国经济学家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的解释,经济学家指的是“拥有经济理论知识并能把这理论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人。” 类似的关于“经济学家”定义的辞典还有:(英)布劳格、斯特奇斯主编的《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该词典提出了几个定义,但作为“世界重要经济学家”入选的,基本上是世界各国一些大学发表了一些经济学论文、出版过经济学著作的副教授或者教授。 综合看来,格林沃尔德的定义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我在上篇文章中曾经提到,在美联储,所谓“经济学家”乃是为美联储的会议准备资料、提供分析的普通工作人员。 如果严格一点,我认为,将具备经济学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相应水平的学者称为经济学家,是可以接受的。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