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第18次药品降价又能如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2:3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第18次药品降价政策。为此,2月9日到1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还专门在天津召开了关于药品价格调整内部会议,预计在全国"两会"之前对抗生素和抗肿瘤药进行全面降价。此次降价的药品目录涉及130多个西药和30多个中药品种。
药品已经连续17次降价,几乎每次都给人们带来期待,但结果也几乎每次都是失望。降价的结果是,不少患者依然感觉像挠痒痒,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越降药价越高的情形。在药品价格屡降屡无甚效果的情况下,或许,分析问题的症结比药品降价本身更有意义。 尽人皆知,药品降价效果有限的根源在于,医院和药店不欢迎降价药,一旦某种药品降价,他们迅速找到替代品,让降价药"消失",仅此一招,即将发改委的降价措施给化解。问题在于,医院和药店,在第一次药品降价时,就迅速采取了让降价药品"消失"的应对措施,效率不可谓不高,有关部门的效率为何就不能高起来,迅速拿出针对性的措施,来阻止药店和医院让降价药品"消失",以使降价取得好的效果呢? 这件事情似乎没有谁热心去做。公众看到的,依然是发改委一次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推出降价措施。 挟民意的旗帜,发改委主导的药品降价,尽管效果有限,却赢得了公众的赞扬。这还只是表象。1996年以后,我国只是对极少数的药品恢复价格控制,但到2005年10月,第17次药品降价的时候,发改委重新修订了政府制定价格的药品目录。修订后的新目录品种数量,由原来的1500种左右扩大至2400种左右,约占药品总数量的20%,但市场份额则高达60%。 尽管药品降价效果并不明显,发改委却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次权力的扩张。而降价效果不明显,恰恰成了进一步降价和进一步扩大政府定价药品目录的最堂而皇之的理由。而且,发改委还要求"逐步收回政府对全部处方药的定价权"。无疑,发改委是药品降价过程中的最大赢家。 应该认识到,要让药品降价取得效果,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我国的医药管理格局十分复杂:发改委负责药价的调控;卫生部分管医院;药监局分管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此外,还有人大的宏观监管。因而,药品降价是需要各有关部门协作与配合的,单凭任何一个部门唱独角戏------无论其表演多么出众,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的症结正在于此。要想有效降低药价,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各个管理部门的权力扩张和利益争夺: 发改委通过降价,扩大了政府制定价格的药品目录;而药监局,则通过一年"受理多达10009种新药的报批",得到了不计其数的实惠。如此惊人的新药注册速度,不仅将发改委的所有降价努力化为乌有,还导致了药品的进一步涨价。 卫生部门也不是一无所获,其所管辖之医院在药价虚高的过程中受益颇丰。卫生部门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对医院轻描淡写的收费检查,便是不断推出诸如"平价医院"这样的新概念,避实就虚,以缓解民意的批评压力。 在目前这个复杂的管理机制中,我们看到,只有人大,由于没有具体的管理分工,少了利益上的联系,多了一份公正。人大以公众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出现,坚决要求平抑药价,包括取消医院在招标价基础上对药品15%的加价。当然,这种呼吁由于没有其他管理部门的配合,同样是没有效果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权力部门,天生都有逐利欲望。目前,医药市场的管理体制,不仅为药品虚高提升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也为权力部门的利益扩张创造了条件。因而,在连续17次药品降价效果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反思目前的管理机制,更明确地划分职责,更严厉地追求失职责任,最大限度地割断现存管理部门与被管理对象利益上的联系,促使其管理职责的真正回归。 这或许比讨论到底药品连续降价多少次才能有效果更有意义。(时寒冰) |